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镜·六合书·东风破 > 第20章

第20章

你。”——尽管沧海横流,世事翻覆,假如那一点本心如明灯不灭,就可以让她的眼睛穿透那些黑白纠缠的混乱纷扰。

“西京,你也要记住了。”尊渊收起空了的药盏,站起身,对跟在身后的新收弟子道,“空桑历代剑圣传人,一生都必须牢记这一点。”

少年慎重地点头,抬起头看着师傅,黑白分明的眼睛里有坚定的光。

风里偶尔卷落一片残花,老者的歌声嘶哑,渐沉。东风破开了严冬的死寂冰冷,在花树下回旋,依稀扯动被撕裂的情感。爱恨如cháo,一番家国梦破,只剩江湖寥落,无处招归舟。明日天涯路远,空负绝技的剑圣两位弟子,以后只能相依为命罢。

何谓正?何谓邪?何谓忠jian,何谓黑白?堪令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啊。

【完】

一些评论:

主题:从海瑞到夏语冰

作者:剪刀石头布

huáng仁宇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对海瑞的评价是—“古怪的模范官吏”。说是模范官吏,当然是指海老先生一生清廉,刚直不阿。至于古怪,大概跟万历皇帝所说的“迂戆”意思差不多。引用一段书中的话:

“他(海瑞)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jīng神,但这种jīng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

海瑞活了好几十年,官做的也不小(有趣的是,他的提拔往往不是因为他做成了什么事,而是因为他的对头搞糟了某些事),除了参劾别人,其他政绩好象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他在地方的政令往往难以实行,最后还弄得自己处境尴尬。其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huáng先生说的—“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通融、变通、权衡,这些他全不会。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他不懂与人相处之道,注定一事无成。

相比于海瑞,夏语冰可以说聪明得太多—他有理想,同时也有手段。他敢于向茫茫暗夜宣战,并且几乎就要成功了--虽然这种成功是以他自己的沦丧为代价,虽然没有人知道天亮后是否有晴空。

如果让你选,你希望这世上多一个海瑞,还是多一个夏语冰?答案好象一目了然—一百个海瑞也未必比一个夏语冰有用。但是,如果让赵老倌选呢?

我们必须在手段的正当性和有效性之间选择,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不过,如果我们连需要进行这种选择也不明白,那就更加悲哀。是不是为了减少一千个冤狱就可以堂而惶之地制造一个冤狱?是不是只要目的正确就可以不择手段?

很难去对夏语冰的选择进行道义上的评判—虽然可以肯定地说,以他的抗争手段,天亮之后不会有晴空。这不是他个人的悲剧,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制度下必然的结果。现代的人已经明白实质正义之外还须有程序正义的道理,以非正义的手段来追求正义的结果,最终只是缘木求鱼。但是夏语冰那样生活在皇权时代的人是很难懂得这一点的。他已经付出了个人的代价,可他所生存的社会还没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