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骨道人,天下十妖之一,为了修炼斗母玄灵秘咒收集了古代数十名猛将的元灵,并且积聚了无数凶魂厉魄炼成阴兵鬼军,意图抗拒天劫转生为妖族中最强悍的--天妖。
风冲霄,风妖,被亢明玉封印在万里焰空轮中
天地战魂第二部,煮海
第一回青云衣兮白霓裳
数十蒙童正在啷啷咏读诗文,张羽在窗外听得,不由心里发酸。
此时,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二月读书好时光。可张羽家境贫寒,寡母在堂,根本无力交得上每年二钱银子的束修。因此,张羽虽然羡慕这些读书郎,却只恨无能进去课堂。
每天早起,张羽帮邻家王大户放牛的时候,都忍不住在这里偷听一会。今日先生讲的是《毛诗》,乃是孔夫子当年行走列国时,记载下来的各国诗乐。此时正讲到《国风》一篇。
偷听了一会,张羽眼见那先生,眼神向他这边一扫,连忙赶着牛群迅速离去。这先生学问倒也不错,只不过人品不甚好。张羽偷听讲课,被他告到王大户那里几次。若非王大户生怕一顿板子下来,无人给他放牛,早就不知狠揍他几次了。
就着样,严声训斥,老拳大脚张羽也没少了光顾。因此,张羽对这先生常常恨的牙根痒痒。
离了书馆,张羽爬上牛背,悠闲自在的驱赶牛群向东山。那里水草肥美,正适合放牧。
张羽稳稳的坐在牛背上,觑得四下无人,从背后掏出半本残书来。这是村中富户,李员外家小儿子,因为肚子甚急,便拿书本来方便。之后就弃之不顾,被张羽拣来。
这卷《论语》除了少了封皮,文章内容缺了三五页,保存的倒极为完好。那李家小子,平素极少读书,这些书本倒也省得清净。几乎从未被人动过。张羽到了手里虽然爱惜,可是他一个放牛小子,平日里劳作甚多,汗渍尘土,却让这半卷《论语》经历了不少风雨,日晒。虽然未至于破烂,但也陈旧了许多。
王大户家有牛儿二十余头,本来还有两个小儿,和张羽一同放牧。只不过那两个同伴年纪已经大了,放牧只有一天口粮,并无其余收入,因此都去城内学习生意,被东家王大户送在城内的绸缎庄学徒。也算一分正经营生。
张羽手中捧书,心思却还在刚才的先生讲述中,不住的默念,刚才听得的《汉广》一篇。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胯下牛儿,掌中论语,口颂国风,张羽只觉的别开心臆,快活的不得了。虽然生活窘困,但张羽生性乐观,平日里对母亲也极孝顺,只盼自己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衣食无忧。让母亲与自己安稳度日,再不愁柴米油盐,更不用担心风霜雪雨。
转眼间,牛儿已经走到了东山,翻过了这处山坡,再往前,就是一片平整的荒草原。那里地势低洼,夏秋两季雨水暴涨的时候,往往被山洪淹了。因此此处虽然比张羽他们村子的土地更加肥沃,却从来也没人去那里居住,或者种植些谷禾。只怕一场山洪来了,整年的心血就化成乌有。因为无人整饬,这里长草甚是茂盛,倒是一处放牛的绝佳去处。
看书看的仔细,张羽就忘了看顾牛儿,等到日落西山,该要回家的时候,张羽才突然发现,二十三头黄牛,此刻颠倒来数去,也只有二十二之数,有一头平日最是懒散的犍牛不住走失哪里去了。
这下,张羽可有些惊慌,这王大户虽然不算刻薄,但是丢失一头牛儿,价值数十两银子,断然是要着落他赔偿的。他哪里有钱去还?匆忙把牛群赶在一处,张羽急忙四下寻找。
翻过了两处山坡,就是不见牛儿踪影,张羽心中急躁,若是回去的晚了,也是一顿排头,至少晚饭没了着落。他大声学牛呼唤:“哞哞!……哞哞……”
正四下疾走间,突然一声霹雳,天上刚才还晴朗乌云,这会便乌云四合,要降暴雨的模样。张羽顿顿足,不敢再继续寻找,若是给雷惊散了牛群,再多丢几头,他可担待不起这个后果。
张羽急匆匆的赶回了牛群所在地方,叹了口气,往王大户家里赶回。
赶牛回圈的时候,张羽本来提心吊胆,但是王大户今天却是奇怪根本没出来查验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