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三国]你管这叫谋士? > 181. 181(二合一) 书院新人

181. 181(二合一) 书院新人

但凡涉及到学院, 乔琰的脑子里就下意识地蹦出来了打脸逆袭、莫欺少年穷的字样,很难说是不是因为穿越之前的某些熏陶。

乐平书院到底也是书院, 吕令雎这些三年前被她归并入乐平幼儿园的, 如今也已经进入了正儿八经的学院课程学习,有这等更社会的场面似也不奇怪。

再想想乐平书院中的主体是并州人

并州为北疆,扬州为南蛮, 彼此之间合不来也是常有的事。

可当乔琰的目光转向了陆议,也就是后来的陆逊对面的时候, 她忽然意识到, 眼前的场景可能并不是什么学院歧视欺凌。

因为站在那里的人是郭淮。

当年郭淮还被郭缊以开玩笑一般的口吻问及,能否让此子拜师蔡邕, 到如今已从当年的三岁变成了九岁。

三年前乔琰亲率大军进攻鲜卑王庭回归之际,还与郭淮在雁门郡见过。

这孩子不怕生,也不怕军事, 观其表现灵慧,言谈举止也颇有礼数。

再若算上乔琰对他的一些刻板印象, 他可怎么算都不像是瞧不起陆议而挡在这里的人。

还让吕令雎搞出了这么一个社会我吕姐的场面。

那就有点意思了。

而此时在她看不到的角度,陆议的脸上闪过了一丝无语。

他人虽年少却很老成。

几年前父亲过世, 他便跟随自己的叔祖父陆活,住在舒县念书。

袁术发兵庐江, 打破了他一度恢复到平静的生活,让小小年纪的陆议眼看着叔祖父调度舒县兵力守城,苦苦坚持。

他的心智也在这几个月间飞快地成熟了起来。

但即便早熟如他也没想到, 舒县会紧跟着迎来了从西面而来的孙策援军,又有姑姑陆苑从并州而来,要将陆氏族人接走一部分往并州避祸。

叔祖父不肯离开,却也知道以扬州各郡和袁术之间的争端, 此地迟早生乱,加之西面荆州刘表不是个好邻居,便同意让陆苑带走了数十人。

其中就包括陆议。

抵达并州之后,陆议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塞进了乐平书院就读。

乐平书院内的一切对陆议来说都是新鲜的,尤其是单独分出来给十五岁以下孩子的藏书楼,对陆议来说更是有趣极了。

就是书院里的同学好像过于热情了。

他窝在藏书楼里翻阅书籍的时候,就听到了那个名叫吕令雎的姑娘支使着一群同学,商量要如何让他快速融入集体,按照她的说法就是

“那新来的陆议太沉默了,明明名字带了议却是个木楞子,我们得先给他一个发挥表现的机会,比如说我们之中来个人去挑衅他,让他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来,然后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说,凭他的本事可以跟我们一起学习。”

“万一他没这个本事怎么办”有人发问。

吕令雎想都不想地回“那怎么可能陆从事有这个本事,做侄子的也不能太差吧。”

这个强盗逻辑配合上吕令雎的表情,让明明觉得其中问题很大的郭淮都愣是没敢抗议。

并不知道他们的一番商量都落入了陆议的眼中,吕令雎理直气壮地又说了下去“再说了,他就算只会写个一二三,难道我们就想不出词来夸了吗这可是来乐平书院就读的头一个南方人,万事开头难,不能让他在这里不适应。他背个硕鼠我们都要夸他通晓民生,听明白了没”

“”窝在阁楼上的陆议已经被并州作风给惊呆了。

在吕令雎这种指挥下,要用特别的方式让新同学融入集体这件事就算是敲定了。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问题,到底要让谁来充当这个挑衅的角色。

在乔琰让人给他们编写的故事书里,这个得算是标准的反派角色。

相对来说比较符合这个形象的是今年八岁的典满。

他和他的父亲典韦一样生了一副好体魄,站出来确实很有一番威慑力。

然而典满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脸腾得就烧红了。

吕令雎为难了。

这孩子肤色有点白,还怪爱害羞的,挑衅到一半自己先把气势给一泄到底了也不成,到时候握手言欢的剧情也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的。

也太容易被人看出演戏的端倪来了。

所以她转头就盯上了二号选择,也就是朔方郡从事令狐邵的长子令狐华。

但令狐华最近刚好在换牙,一开口就漏风,挑衅起来也挺完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