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苟在日本当土豪 > 第79章 近江杉坂的突然变故

第79章 近江杉坂的突然变故

夏小星原定出兵五百,为何又改为三百呢,因为他根本就没打算参战。

三百鸭川备中,有火铳兵二百名,长枪兵一百名,另外他还带了二十余名马廻役,其中包括养子嘎子葛二蛋,嘎小子不满十四岁,马骑得都不利落,纯属带他出来长见识了。

鸭川备的士卒们高唱陆战得胜歌,一路上按照操典的要求列队行军,最后来到距离近江杉坂大约三里的地方,在家主命令下驻停下来。

近江国的交通四通八达,夏小星在通往京畿的木曾道边上,寻了一处小山岗安营扎寨。

这处山岗地势不高,但是木曾路两端都处在火枪兵射界之内,军营背靠重叠无际的山松林,给人以看似驻兵不多,却伏兵处处的感觉。

三百鸭川备士卒在山岗上挖掘壕沟,伐木建立栅栏,很快就建好了营垒,不过按照家主的吩咐,军营上没有立起旗号,因为夏小星习惯低调,不想引人瞩目。

而且夏小星心里很清楚,面对一场必败的战事,己方随时准备跑路,还打什么旗号,伊势贞孝父子都是政所文官,哪有什么指挥作战的经验,估计聚集几千人能妥当安置,解决粮草供应,不自乱阵脚就算知兵了。

如何能抵挡久经战阵的三好大军,只怕松久永秀的大军到达战场之后,伊势贞孝的乌合之众就会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啊。

而夏小星的如意算盘是守在路边,等着溃兵过来时,帮助他们轻装简行,把马匹、武器、具足军资等统统留下,让败兵们跑路更轻快点。

当然,不听话不肯缴械的,就用火枪招呼啊,正好给火枪兵实战打靶了,而打死的败兵还可以割首报功,用盐巴腌了给三好长庆送去,证明自己奉命出击了,而且斩获了敌军首级。

至于败逃的伊势贞孝、伊势贞良父子,夏小星准备卖个人情,放他们过去,逃亡近江六角家,如果爷俩没有战马,他还会赠送两匹,以免被松久永秀的追兵追上。

夏小星敢于明目张胆的这样做,并不忌讳别人说他首鼠两端,因为在当时京畿公卿与武家贵族眼中,伊势贞孝为官清贵、是位博雅学者,而三好长庆依仗武力,胁迫将军,把持朝廷,却是类似董卓一般的暴虐权臣。

如果夏小星在木曾路上放过伊势父子,就如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一样,只会得到京都朝野舆论的一片赞誉。

呃---不过夏小星呈给筱原长房的战报上,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纵敌行为的,三好长庆事后是否会奖赏夏小星一把小刀,让他破腹谢罪就不得而知啊,不过三好家要是那么做了,夏小星肯定不会听话的。

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子翅膀硬了,哪里不能飞?

所以夏小星就守在山岗上,打着趁火打劫的主意,坐等伊势贞孝兵败。

可让有点意外的是,打着这个主意的,不止他一支部队,仅仅只是相隔了一天,近江方向就陆续开来两支军势,分别打着进藤与平井家的旗号。

这两支同属于六角氏的军势各有七八百人,他们在行军中发现了夏小星在小山岗上的驻军,便立即停了下来,两军领军将领稍事商议后,便合而为一,在距离下间军五百米的一处山坡扎下营盘。

与夏小星不同,这支部队广竖旗帜,军营幔布,与下间军遥遥相对,然而对方将领并不派人过来打探虚实,弄清夏小星这支小部队的归属问题,只是加强了警备力量,埋头建设营砦栅栏。

下间军这边因为己方兵少,旗头右京亮与般若三郎颇有些紧张,便带着嘎子葛二蛋来到主将营帐,向家主夏小星当面求询对策。

夏小星笑着告诉他们,无需紧张,六角家的部队既然如此表现,就表明他们无意轻启战端,只是来观战来的。

他与部将分析说,六角氏虽与三好家一直处于敌对交战状态,但是并不会增援支持伊势贞孝,这是因为伊势贞孝聚集的人马太拉跨,根本不堪一击,伊势贞孝与伊势贞良两父子的武力值加起来,很可能是负数。

六角军如果跟伊势贞孝联军对抗松久永秀,就等同于把己方侧翼交给五六千头猪防守一样,只会乱逃乱跑,冲乱己方阵型,把自己的部队活活坑死,属于不可挽救的猪队友。

六角氏之所以会派一支守在家门口,一是警惕三好家追击败军的时候,趁机入侵六角氏领地。

二是如果伊势贞孝兵败后福大命大,没被乱军踩死逃出了来,他们六角家就顺手搭救一下,伊势贞孝父子毕竟是伊势氏嫡流,政治声望很高,收留他们可以获得大义名分。

不过搭救目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