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不是真正为了写景和叙事,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女帝细细端详,第一段点名文章的事件、地点和写作原因。从第二段开始,便是景物描写。
只见女帝的眼瞳扩张,震惊于李修缘写景的优美。
同样是汉字,经由李修缘的妙手组合,竟然描绘出如此唯美、壮阔的画面,让人浮想联翩。
而写景之后,便是李修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当看到李修缘表达的志向和情怀时,女帝豁然起身,雄厚的心胸起伏间,对李修缘的崇拜之情,已经上升到一个不可想象的高度。
看到女帝这番动作,在场众人好奇不已。
李修缘到底写了什么文章,竟然让陛下如此激动?
“陛下,李老先生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啊?”这个时候,司马义忍不住问道。
女帝回过神,他没有去看严松的文章,她觉得没必要看了,不是瞧不起他,是他不可能赢的。
女帝笑着回道:“这篇文章写得是什么,尔等还是亲自过目吧。婉儿,命人将两人的文章张贴在皇城外,派禁军维持秩序!另外通知京都读书人,皆来观摩!”
说罢,将两篇文章递给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接令,立即去办。
紧接着,女帝又道:“朕要摆驾回宫,李老先生请随朕回宫,朕有一些诗词方面的问题,想请教先生!”
“是,陛下!”李修缘应道。
就这样,女帝带着李修缘回宫去了。
张居堂等人对视一眼,立即起身,他们没有回内阁,而是去了皇城门前,他们心里痒痒的,倒要看看李修缘写了什么文章。
翰林院的官员们紧紧追随,他们也好奇不已。
很快,众人赶到了皇城外,来到了公示栏。
张居堂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