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缘注视着吕不韦,没想到两人会以这种方式见面。
随后,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吕不韦所写的书信上面,只见上面写了六个字:
“屯粮”,“黄河凌汛”。
这六个字是吕不韦发现的商机,屯粮很好解释,就是大面积囤积粮食,至于黄河凌汛,则是黄河结冰后,在明年开春前后,黄河中下游出现的凌汛灾情!
一旦这件事是真的,那黄河中下游无数百姓将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甚至出现尸横遍野的惨烈灾难。
现在才十一月底,距离下年开春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现在就说黄河中下游会出现凌汛灾情,显得言之过早,但若是真的呢?
李修缘扬起书信,问道:“你怎么会认为黄河中下游会发生凌汛?”
“前辈,我从河南府而来,顺着黄河往上游而去,观测了今年黄河的汛情。再结合上年冬天黄河的汛情,判断明年会有凌汛灾情。”吕不韦坦然道。
李修缘问道:“你相信自己的判断吗?”
“相信!”吕不韦坚定道。
李修缘又问:“既然你坚信会有凌汛灾情,为何不把这件事上报朝廷,反而来找叶家主,并且建议他屯粮?”
吕不韦坦白道:“前辈,首先,我是一名商人,所以要通过寻找的商机,赚取回报。其次,不在其位,不谋其职。并非我不想上报朝廷,来京都时,我已经禀告给了河南府官员,奈何他们认为我在危言耸听,不予理睬,不予重视。”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晚辈问心无愧,安心行商便是了。”
李修缘点了点头。
他没有指责吕不韦的意思,他只是好奇,所以想看看吕不韦的性格和人品。
而吕不韦的回答,很让李修缘满意。
如果让李修缘站在吕不韦的角度,他也会把凌汛灾情的推测告诉官府,但如果他们不予理会,那自己就爱莫能助了。到时候我趁机屯粮发财,也就问心无愧。
不要道德绑架,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天生的慈善家。
这时候,
李修缘抬起书信,笑道:“你说的没错,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过现在,你已经不用独善其身,老夫可以帮你兼济天下。但你可愿意效劳?”
吕不韦连忙拱手问道:“敢问前辈尊姓大名?”
“老夫李修缘!”李修缘说道。
下一刻,吕不韦脸上浮现震惊之色,而后脱口而出:“前辈就是号称谪仙人的三绝老人?就是那位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李修缘前辈?”
“正是老夫。”李修缘应道。
吕不韦大喜,他这次来找叶家,就是想借助凌汛灾情一事,入叶家法眼,让自己的生意发扬光大。
不过,生意只是他生存的保证,而他此生志向,却不是只做生意。
就算富可敌国那又如何?依然是贱商,待宰的羔羊。
他要做的是权臣,是内阁首辅,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臣!
本以为这个志向不好实现,但是现在呢,他竟然遇到了李修缘!
他来到京都时,就听说了李修缘的名气,尤其是读过《岳阳楼纪》后,对李修缘更加崇拜的五体投地。
就连他自己都好奇,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如此崇拜,崇拜到想要追随的程度!
——系统悄悄的冒个泡,表明这是自己的功劳。
此时见到李修缘,他还问自己要不要效劳,这简直是瞌睡送来了枕头!
所以吕不韦二话没说,直接跪地抱拳:“前辈,吕不韦愿意投效!”
李修缘立即走下马车,扶起了吕不韦,然后惊喜道:“老夫真是高兴啊,没想到出来一趟,竟然寻找到了一位社稷大才,哈哈哈…”
看李修缘如此高兴,吕不韦有被感动到。
随后,李修缘抓住吕不韦的手腕,说道:“你先随老夫去叶府,老夫和叶府有一个生意合作,以后便交给你负责。而凌汛灾情的预测,老夫会如实禀告陛下,若真证实了凌汛的可能,老夫会替你请功,这可是大功一件啊,能救成千上万的百姓!”
“多谢先生器重!”吕不韦激动不已,这真是一步登天啊。
随后,
李修缘带着吕不韦进入了叶府。
吕不韦忍不住的在心中感慨,刚刚被拒之门外,被嘲笑,如今从正门进入,前后差距之大,太现实了,真是可笑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