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馨的丈夫吴长阁刚刚得了世子之位,郑素馨自然是满意的。
可是娘家那边却没有这样顺畅。
她知道自己的弟弟郑星宏从小身子骨不好,也是药罐子里养大的。郑老爷子给他娶一房比他大两岁的妻子,也是希望年纪大的妻子会疼人,能够照顾他。
又因为郑星宏从小到大都身子不好,郑老爷子也没有让他出去做官,只在家里念书习字,写写东西。
郑星宏于文辞一道实在平平,不管是诗词还是文赋,他都没有出色的地方。
郑家的“文曲星”似乎只关照康氏那一房人。
除了惊才绝艳的郑想容之外,郑想容的三个哥哥郑星辉、郑星旺和郑星同,个个文采出众,写下很多传世诗篇和文赋。
若不是有郑素馨曾经拜在盛老爷子门下,后来又嫁入了吴国公府,做嫡长子的正妻,他们郑家原配这一房,都要被世人遗忘了。
郑素馨皱了皱眉头,道:“爹那里怎么说?”
“爹没说什么。但是放着好好的嫡长子不请封,还能有什么原因?当然是想留给那一房的儿子了。”善氏在家里不敢说,在郑素馨这里说了心里话。
郑素馨忙道:“可别这么说。爹是最守规矩的。我弟弟是原配所出的嫡长子,断不会允许越过嫡长子,把世子之位给填房生的儿子。”
善氏讪讪地闭了嘴,低头抿一口茶,盘算一会儿,改了话题,道:“二弟妹最近在给大姑娘相看婆家,您这个做姑姑的,不回去点个卯?”
善氏说的二弟妹,就是康氏生的大儿子的妻子田氏。郑星宏是嫡长子,康氏生的大儿子郑星辉是嫡次子,家里都叫他二爷。
而这个大姑娘,就是郑玉儿了。是田氏唯一的女儿,也是康氏的嫡长孙女。
郑素馨想起吴婵娟对她说的话,笑了笑,道:“玉儿是个好姑娘,我自然是要回去看看的。”
没两天,郑素馨就回了一趟娘家,正好赶上有个媒婆拿着庚帖过来求亲。
郑素馨跟着田氏坐了一会,将郑玉儿叫到身边好好夸了一顿,说她越长越像她小姨,说得郑玉儿不好意思地跑了。
田氏笑着道:“大姑奶奶您谬赞了。小姑奶奶是大夏第一美人,我们玉儿哪里比得上呢?”
郑素馨忙道:“玉儿确实越长越漂亮了,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说。大家都说呢。”又问田氏,“给玉儿挑好婆家了吗?”
田氏顿时犯了愁,道:“求亲的人不少,可是她爹都不满意。”
郑素馨笑了笑 ,道:“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帮你们查一查这些人的人品如何。”
田氏晓得这个大姑姐很有几分本事,看人又准,见识又多,是胸有沟壑之人,忙将细细挑出来的三家人选说与郑素馨听。
郑素馨一边听,一边看着那三人的庚帖,还有媒人写来的家中情形,很快就做出选择。
“这家姓邓的,虽然家世豪富,但是只有一个寡母,而且只有他一个独子,家里姐妹多,叔伯兄弟多,以后恐不好相处。”郑素馨含蓄地道。
田氏有些遗憾,道:“我本来觉得,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嫁过去玉儿就是当家主母,日后也没有分家产的纠纷,还觉得是良配呢。”
郑素馨掩袖笑道:“二弟妹你命好,嫁给我母亲做媳妇。我母亲是出了名的厚道人,但是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同我母亲一样是好心人。”
康氏确实是个难得的厚道人。
郑素馨和郑星宏是原配嫡出的子女,却和继母康氏相处得十分融洽。
田氏也知道郑素馨不是心中没有成算的人,连她都说康氏厚道,那确实是很厚道了。
田氏便有些迟疑,“……你的意思是,邓家的老夫人不太妥当?”
“这只是我的小见识。想那邓家的老夫人青年丧夫,多年守寡,把儿子女儿拉扯大,还将这份家业守得牢牢的。就这份作为,已经不是普通女子能做到的。她自己做得到,说不定对别人也会要求严格。如果玉儿嫁过去,就是她儿媳妇,那是一定要以婆母为表率的。我们家的女儿个个都是娇生惯养,虽然知书识礼,但是遇到那等太过严苛的婆母,孩子过得实在太辛苦,我是不忍的。不知道二弟妹是如何想的。”郑素馨小心翼翼地说道。
田氏明白了郑素馨的意思,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有理。我却没有想到这一层,多亏了大姑姐提醒我。”说完又笑道:“爹娘素日都夸你是个仔细的,今日我知道,你确实很仔细,比我这个做亲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