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 > 78. 078(一更) 各怀心思

78. 078(一更) 各怀心思

那徐晃再高明的本事,大约也防不胜防的。

他倒也没指望自己一口气将所有人都给吞下去,但若是在已经少了个胡才的情况下,他能成为一个实权统帅,甚至将一直以来对他都没多少尊敬的杨奉给宰了,何其妙哉!

不过在达成这个目标之前,这些各怀心思的人,还得面对一个更加真实的问题。

他们的粮食是不够的。

若只有杨奉这一方人驻扎在此,以他们对食物和物资的规划,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在有徐晃替他解决安全问题的情况下,杨奉干脆在内务上多分了点心思,生怕接下是多了三方的人就有些麻烦了。

将东西分出去,杨奉难免觉得有些心疼,甚至可能让己方陷入困境,但若是不分?

大家都是做贼的!

真到了吃不饱的情况下,普遍默认的做法就是抢,甚至还得控诉一番,作为同盟,凭什么杨奉他们还能吃饱穿暖,却不管他们这些遭了乐平袭击之人的死活。

按理来说,东西不够下山去抢就是了。

可他们随即收到了个消息。

那乐平侯在三方虽然得手却未尽其功的行动后,并未按照一个出来放风的贵胄子弟所该做的那样,见好就收地返回乐平去,而是驻扎在了平周县外。

这是个虽然距离他们还有那么点距离,却随时可以对着他们发动进攻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若是将目光放在轵关陉上,多少有些不妥。

那么,就只能看看河东郡了?

--------

比起这几位的纠结郁闷,乔琰无疑要舒坦得多。

这平周隶属于西河郡,因护匈奴中郎将的缘故,西河郡太守的军事权柄是被极大制衡的,起码乔琰这位乐平侯公然屯兵于此,他就拿乔琰没什么办法。

告状又是不可能告状的,没看乔琰对着一州刺史动手,说起来也没受到多大的处罚,甚至让原本的刺史张懿远走徐州,万一她又对他动手怎么办?

而上一次她是为了蝗灾民生之事,这一次是为了镇压白波贼,说来还很有堂而皇之的理由。

他也只能权当没看到这等越矩的行为。

有了这份默许,加之乔琰从乐平带军粮过来不难,也不碍着人家平周的米粮库存,甚至还当了回城外保镖,要不是估摸着西河太守心情不佳,那平周县令恨不得带点什么东西去完全是按照她的计划行事,也都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可但凡是作战就不可能无有损伤。

这是个完全无法避免的情况。

加之这三方的人数都在她派出的人手之上,己方身强体壮的优势被人数平衡了不少……

总之每一路损失的人数都在百余人。

虽说各自斩杀了四百来人,又俘获了六七百人,已算是显而易见的胜利,但任何一支势力初起步的时候,都不能将这种交战中的人命损伤看得太轻。

可也或许,这对她来说也是个好机会。

她也正好借着这一次交战,将军功奖惩制度和作战阵亡之中的补偿给划定下来。

然而正在她捏着笔杆头疼起这个规章安排的时候,忽听得营帐之外传来了徐福的声音。

“君侯,河东卫氏遣人求见。”

挨了打,自己又打不回去的,若是能找大哥找回场子来,自然是要走一遭的。

最不济也得去找个靠山。

李乐被这天明之前的偷袭打了个措手不及后就是这么想的。

别管这个大哥到底是他们名义上的大哥郭太,还是在他们四人之中实际上来说权柄最大的杨奉,总归他这会儿要去的都是同一个地方。

他又琢磨着自己不能就这么一副狼狈的样子窜逃过去。

在彼此还有竞争关系的前提下,这种落魄只会成为对方吞并自己的理由。

他连忙整了整自己有些歪斜的衣冠,又让身后那些跟他一样从地道撤退的手下收拾了一下形象,尤其是将身上的尘土掸上一掸,让这千余人看起来体面了不少,这才朝着杨奉的驻地而去。

得亏他们这些人彼此之间门不必像是乔琰窥探他们的踪迹一般麻烦,互相之间门挪了窝都是通知过了消息的,否则找人都是个大问题。

这种守望相助状态下的必要情报,也显然没有扯谎的可能。

混迹山中时日已不少,李乐对襄汾一带的山岭可说是闭着眼睛也能走,因此未到正午,他就已经抵达了杨奉所在之处的外围。

他也不出意外地被巡防的徐晃给拦了下来。

杨奉可不像是他一样专注于躲藏之法,谁让他有着一个让李乐看来都觉眼红的手下,足以让他在此地立足。

要李乐看来,徐晃这家伙明摆着是用脑子布防的,还偏偏有一身好武力,若不是因为杨奉早年间门对他的恩情,这家伙自领一方白波头目也未尝不可。

但如今说这些也没什么意义,总归这家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