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况,岂有先斥之又受之的道理?”()?()
她这理由依然称得上是冠冕堂皇。
?千里江风提醒您《[三国]谋士不可以登基吗?》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在那许子将对她给出了雏凤有清声评价的时候,乔琰是骂过这制度的。()?()
虽然当时的她只是出于要给自己立名,从月旦评中刷一波声望的想法,而写下的这一番论述。
她大约也没想到,在这一步步给自己谋求上位机会的过程中,她竟然有希望在刘宏在世的时候就先给自己搏一个并州牧的位置出来。但此时,这具有先决性的文章却无疑就成了她给自己兜底的保障。如今这大庭广众之下她再一次说出了自己的立场。她当时觉得这州牧制度不妥,现在也觉得其不妥!那么又怎么能一边骂了这制度容易滋生叛乱祸根的时候,自己却又因为这权柄诱人,而在陛下给出这个官位的封赏后,毫无犹豫地将其接下呢?这显然是有悖于常理的。袁绍朝着乔琰看去,忽然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她。若是她不说出这番话在先,以众人觉得她不合适放到这个位置上的想法,势必要以类似的理由做出劝谏。可现在她自己已经将话说完了,这一招先发制人的作用下,别管刘宏会不会收回成命,也别管她的拒绝到底是否出自真心,有一点已是无可改变的了——没有人可以通过这出委任并州牧之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辞。他不由对乔琰此前让郭嘉找上何颙透露消息的事情而生出了几分警惕。可她当时也已经将话说得周全至极了,还提醒了要在挑选人选上务必小心,别将人给逼急了,此番完全是何进不加收敛才先一步引发了刘宏的警惕。方才的异变到底因何而起,袁绍还不得而知,但这显然怪不到乔琰的头上。她此番违例出兵,能逃脱责备已经算是大有所获,她又如何能揣测到,刘宏居然会让她直接越级了不知多少,承袭并州牧的位置?做梦都没有这么想的!那么她何必做这样多此一举的事。若是让刘宏知道她透露出这种消息,间接和世家交好,绝不是什么好消息。袁绍一番分析将这怀疑给压了下去,就听到刘宏回道:“你所说不错,但也正如我当年与你所说,时移政易,方今之时州牧可行,凉并豫荆四州我也有意于定州牧镇守。”“青州刺史黄琬,在青州境内安顿民生,政绩卓著,着令其调往豫州,为豫州牧。”“余下二州州牧,待寻到合适人选之后再行定夺。”何进已经要听麻木了。军事权力就这么一大块糕饼。先有西园八校的成立,直属于当今天子,就算这兵员不从北军五校里选,也要占据京城中调兵遣将的权力,可以说是先分掉了一块。骠骑将军的设立再分出一块。度辽将军在大将军的总辖之下,可距离太远管不着,又划掉一块。州牧对地方军事有一言决断之权,那么除却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