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这种记功迁降的职责后,对并州局势有所观望之人,已不难看出她在乔琰这里得到的信任倚重。
但孙策还是没想到,她会在此时作为使者出现在扬州。更没有想到,在将乔琰所说的“希望孙小将军节哀”的话传达到位后,陆苑紧跟着拿出的慰问品居然会是一件农具。
可在陆苑示范了此物的用途后,孙策和周瑜对视了一眼,都立刻看出了此物的重要性。只听陆苑接着说道:“我家君侯的意思是,董贼与刘表此番联手坑害了破虏将军,此事与叛逆无异,她会以并州牧的名义奏表天子,表小将军为会稽太守,讨逆将军,表朱公伟为长沙太守。但报仇之事在后,民生之事在前,还是先让庐江丹阳一地从战乱过后恢复元气,再提兴兵之事。”“而今天象苦寒,南方尚好,如能重修农事,安顿民生,以小将军统兵之才,必能屯兵在手,报仇雪恨。”
陆苑似是叹了口气,这才说道:“可惜自并州往扬州来的这一路还要穿过袁公路的地盘,君侯本想让我多带些东西来,也只能带上此物了,以免目标太大反落敌手。请小将军切莫见怪。”
见怪?这怎么可能见怪。孙家世居吴郡,孙策本以为当他取下丹阳与庐江后,能趁势联结吴郡,谁知吴郡豪族以孙坚身死后孙策难当大任,又无朝廷敕令之名,反而支持严白虎拥兵于此。哪怕是孙坚的旧部之中,也有不愿留在扬州,退回到长沙郡内去的。要不是孙策自己有本事有魄力,手下的势力早已随着孙坚之死而瓦解了。像是乔琰这等因彼时进攻董卓之约而送礼前来的,简直是头一份。哪怕只是送酒一壶凭吊,也够让孙策为之动容了,何况还是送,在陆苑的话中还有另外一件要紧之事。三国混战时期的一方州牧表奏另一人为将军、为州牧、为刺史并不少见。在皇权为人所挟制的情况下,以地位正统之人惜乎言语不能上达天听,但希望另一方为有能者把控这样的理由表奏,好像变成了一种常规操作。可在如今还没人干过这种事情。乔琰说要表孙策为讨逆将军和会稽太守,似乎是开了此事之先河。但仔细想来,其中还真有可行之处。若真让孙策拿到这个名头,他要想募集兵卒,出兵作战,起码有了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袁术是不会希望他拿到这样的凭据的,相对的便是邺城朝廷不会发出这样的命令。若是委任直接出自董卓之手,孙策只怕要膈应个半死。可若是乔琰奏表,哪怕没有对应的银印青绶到手,孙策也敢领这个名头!他郑重其事地回道:“请替我谢过乔侯的好意。扬州一郡中人如能活命?()???.の.の?()?(),
也当感念乔侯一份恩德。”
陆苑顿了顿()?(),这才接着说道:“此外还有一件事想与小将军说——”
“眼看庐江郡身处小将军、刘表和袁术三方之间()?(),实是动乱之地()?(),
我此番南来,哪怕父亲不愿擅离职守,自庐江离开,我也要将陆氏子弟带走一部分同往并州。这并非有意轻视于将军,实在是……”
见她话中似有几分难言之隐,孙策洒脱地笑了笑:“这有何顾忌?避祸乃是人之常情,并州确有民众依附之相,便是将陆氏全族都接去也无妨。”“有将军这句话便够了。”陆苑也回了个致谢的神情。要将陆氏全族带走是不可能的。至多也只是将身在庐江的几个小辈带走,送往乐平就读,以防在随后的混战中遭遇不测。比如说,今年八岁的陆逊。——将陆苑南下的事情指派下去,又让典韦随行护持,因这趟往来所需的时间不短,乔琰也相信陆苑的办事能力,便没花太多的心思在考虑此事上。她一边监督着秋冬时节的武威郡建设,一边在斟酌一番后,又薅起了系统的羊毛。系统被她突如其,她还能记得它可真是不容易。奈何这句话在邙山中它已经说过了,再说就没必要了。已经被乔琰的脑回路给影响了大半的系统,又琢磨着,这个被忽略的情况其实应该归咎于马腾韩遂、甚至是凉州,在三国的历史上存在感都太低了,所以没能跳出个什么成就来,让乔琰想到系统数值的变化。对,就是这样。要找别人的问题!它问道:【你又想找什么系统?】乔琰居然能将玉玺都当做交易筹码,甚至还真让她做成了,系统甚至有一瞬间生出了豪情壮志,觉得修仙系统它都不是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