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游走,棚子外一片雪白,而棚子里翠绿温暖。
不少忙碌的人纷纷的冲他打招呼。
负责供暖的炉子,本来烧的是柴火,现在全部都换成了蜂窝煤。
燃烧时间久,而且也可大大减少人力消耗,自产自销,还能节省大量成本。
这样一来,炉子的人力消耗少,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向其他地方。
“夏成安顺带一问,王叔,咱们这儿现在有多少炉子了?”
“少爷,现在大伙分为两班倒,日夜不停,每天最多产一千个炉子。”
夏成安失望的摇摇头:“不够,远远不够。”
“一天一千个,一个月才三万,可是整个京城有高达三十万户。
如果不加紧速度,恐怕等挨家挨户安上炉子的时候,整个冬天也就过去了。
回头去西山调一批灾民过来,让他们也参与到制造炉子中,业绩是手脚灵活的年轻人,负责一些比较片面的活就行。
至于核心技术,该藏的还是要藏着点。”
他也知道速度慢的原因出在何处,就是因为制造技术。
在夏成安的引领下,他们不断完善并提升组织的制造水平。
不断的创新会消耗时间,慢就慢在这一点。
不过这样一来,核心技术的精进复杂,也促使外人很难学到其中精髓。
就算他们有本事将铁块打成铁片,消耗力气不说,关于如何完美蜜蜂铁片相交处,想要参透其中恐怕要费上很大的功夫。
而且,夏家庄采用的是流水线的制作方式,各自团队负责各自一道工序。
这样一来,你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核心机密只掌握在几个值得信赖且重要的人手上,同时也可加大生产力的需求。
仿照蜂窝煤倒是简单,可仿造炉子绝对不是看看就会的事情!
王德发点头应道:“好!
夏成安又道:“夏家庄如今已经变成经营模式,上千人的规模恐怕会逐渐力不从心,还是需要多招纳一些新鲜血液融入这个大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