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如老僧的叶老夫人为难了,时氏更为难。
小畜牲叶九黎还在安定侯府呢!
“快,告诉叶九黎,让她快点滚到文国公府,不然以后就别想进文国公府的大门。”
叶老夫人黑沉着老脸,对赵嬷嬷下达命令。
福喜大总管全当看不到她们之间的小动作,真实的情况,陛下心里门清,他也是。
之所以要走这一趟,还不是要逼着文国公府把叶九黎迎回文国公府。
不然怎么看好戏!
赵嬷嬷到了安定侯府,嘴上恭敬,鄙视的小眼神却没有收敛。
接待她的是洛氏身边的大丫鬟春花,她没有想到对方有求于安定侯府,姿势还起得那么高。
“赵嬷嬷,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啊,来得真不巧,大娘子早上就去城郊的庄子,一时不刻是回不来的,要不,你多喝几杯茶,等等?”
圣旨是能等的吗?
赵嬷嬷高度怀疑叶九黎是在府内,面前之人说的全是推托之词。
她对安定侯府的地形一点都不熟悉,想硬闯将人带走,也无从下手。
她,只能灰溜溜地走人。
回到文国公府,叶老夫人见到的是赵嬷嬷落寞的身影,躲避的眼神,往后一看,没人。
“人呢?”
她没有想到叶九黎如此大胆,赵嬷嬷只能实话实说,“说是一早出城,不在城内。”
正在文国公府迎客花厅的福喜大公公,耳尖地听到两人之间的对话,知道自己给的时间已经够长,
“国公老夫人,咱家还得回陛下身边当差,陛下可是让咱家快去快回。”
叶老夫人还在琢磨叶九黎是不是骗人时。冷不丁听到福喜大总管向她告辞,心下那叫一个气。
只能极不情愿地笑道,“福喜大总管,你看,国公爷正在收拾院子,想着陛下吩咐的事,总不能马虎应付,总得让九黎体体面体面地回来。”
明明什么也没有做,倒说成了想精心准备。
福喜大总管听她如此不要脸,本想回宫,到了门口,却转了一个弯,
“走,那去安定侯府宣旨吧!”
一行人,又浩浩荡荡抬着礼物去安定侯府宣旨。
京城人还是第一次见宣旨公公将宣旨赏旨的礼物从一个府中抬出来的新鲜事儿。
活久见!
福喜大总管还没有走到安定侯府,他将赏旨的礼物从文国公府抬进抬出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城。
自龙元国创建以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稀罕事。
一个太监连着到几个府赏旨,不是没有的事,一个府的赏旨,下一个府的赏赐,会留在门口,不会抬进宣旨的府邸,待下一家又抬出来。
叶老夫人和文国公气得一佛出世,两佛升天,他们已经能猜想到外面是怎么议论他们的。
“叶九黎真是一个丧门星,还没有进门,就让国公府连连丢了面子。”
时氏不满地抱怨,叶老夫人看着在自己眼前讨巧卖乖的外甥女,以前怎么顺眼,现在就有多么的碍眼。
破烂货!
福喜大总管来到安定侯府,没有见到叶九黎,照旧宣读了圣旨,将礼物留下就走。
这泼天大的一巴掌,将文国公府的面子扇歪到天边。
“阿娘,还是让丧门星回文国公府吧!”
叶老夫人没有想到会弄巧成拙,派人去问了一下宫里的意见,宫里的回答是:
她要进来便让她进来,进来之后,还不是任由文国公搓圆捏扁,
“将最西边的清风院随便收拾收拾给叶九黎!”
叶老夫人不放心他人,只能让最懂她心意的唐嬷嬷动手。
听音辩义,唐嬷嬷知道老夫人心中有气,想在住的方面给叶九黎找补,垂眸应是。
叶老夫人知她懂自己的意思,朝西边的方向冷笑三声,
“叶九黎,你娘死在老身的手中,难道你以为你能逃出老身的五指山。”
当天下午,文国公府的仆人到安定侯府通知了安定侯府的门房,连门都未进,算是完成了通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