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兴大宋 > 第13章 财政与禁军

第13章 财政与禁军

若此次照此办理,在河北、河东京畿诸路募兵,十余万应可得,唯一可虑者,三司可有如此多的财货。

吕惠卿说道:以每招募一人四十贯算,募兵二十万需八百万贯例物钱,这部分可以用禁军缺额封桩钱抵充,可虑者是每岁军饷和军粮盐菜等支出,等于每岁增加开支六百万贯,三司在不动用封桩库的情况下,大约差额百万贯左右。赵佶想了想觉得,随着市舶司的运行,百万贯应该不难,于是说道:三司多方筹措,吾也在禁中节省,务要补齐禁军缺额。

赵佶问道:对于募兵,三衙还有什么说的,还有禁军士卒逃散,要想办法制止!姚麟说道:募兵之制,太祖已有成法,今虽放宽一两指,然亦不可失之于滥,否则招募来的士卒不堪使用,又有何用?还有沿边的蕃部,骠勇善战,可以从中募兵,以当破阵之用。至于禁军士卒逃散,主要是待遇太差,克扣军饷所致,官家可在军都虞侯处设专司抓捕逃兵。

赵佶想了想,在军都虞侯处设立专司,不就是宪兵吗?这当然也是减少军士逃亡的一个办法,不过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保障士兵的待遇,大宋禁军士卒的待遇还算不错,不过就是喝兵血的太多了,是该好好收拾一下这帮喝兵血的了。

赵佶问道:章枢密、苏台长,禁军军官克扣军饷,导致军士逃亡,应当由枢密院和台谏管理吧!章惇说道:枢密院也派出官吏查察此时,不过收效甚微。苏辙也说道:军伍之事,一向是枢密院和三衙管,台谏只负责监督。

赵佶说道:不若由台谏在诸路设一清军御史,专司核查军士,纠察不法,若哪路军士逃亡严重,责重处清军御史,诸卿以为何如?章惇皱眉说道:官家,台谏的御史,手无寸铁,如何去督察这些军汉?苏辙也说道:禁军军额如此之大,光靠几个御史,恐怕难于清查。

赵佶说道:那就让提点刑狱使兼清军御史,所在禁军都虞侯对其负责,发现有军官克扣禁军粮饷的,将其拿下,报枢密院和三衙处断,诸卿以为何如?一众大臣没有异议,赵佶就让他们回去继续处理政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