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易嘉月在给桑落作伪证之前,就看到了杨树所发的那篇文章,文章里清楚写了案发时间,那时候的易嘉月第一反应就想起了桑落自述杀人的画面,易嘉月怀疑也许桑落并未撒谎,他真的杀人了。当晚,韩青黛致电询问易嘉月的时候,易嘉月选择了撒谎,之所以要那么做,易嘉月自然有她的理由,那一万块咨询费对她而言,只是餐前开胃菜。
对易嘉月而言,杀人犯并不可怕,只要对方是个男人,她就有办法。
——
韩青黛核实了易嘉月昨天中午在案发时的不在场证明,监控录像表明,她在那家饭店内待了至少四十分钟,没有作案的可能。韩青黛虽然设想过是易嘉月,但那仅仅只是假设,因为桑落和易嘉月认识不久,没理由这么快成为同谋。但是,为什么易嘉月要选择为桑落作伪证?难道真的是她记错了吗?
韩青黛不敢断言,只得匆匆赶回侦查总队与王逸柯汇合。不过,在她回去的途中,又想起易嘉月询问她关于桑落和舒佩关系的事情,还想起坠楼案当日桑落开车在小区门口等待舒佩的事情。
如果那不是等待,而是跟踪呢?舒佩立即前往视侦大队,让视侦大队立即查看在11月8日上午舒佩家楼下的监控,还有舒佩以前工作的那家公司街道周边的监控。
很快,视侦大队查出,11月8日上午9点10分,桑落的那辆跑车出现在了舒佩公司对面的停车场内,监控清楚拍到了桑落下车走到舒佩公司外的画面,而且桑落还在那里逗留了35分钟,从时间上来算,桑落没有作案的可能。
韩青黛看到画面上的桑落,确定他不是章柳案的凶手时,并未失望,反而是松了口气。并非是因为韩青黛对桑落有好感,而是因为韩青黛清楚的知道,如果凶手是桑落,一旦现场没有发现相关生物痕迹,要想找到这种人的证据虽然并非不可能,但难度会比现在还要大。
不过,韩青黛反而开始疑惑,为什么桑落要跟踪舒佩?为什么桑落要对易嘉月说自己为了复仇杀了一个女人?为什么要介绍舒佩去易嘉月那里?这些事情表面上看似合理,但其中肯定有什么内情。
韩青黛找到王逸柯,将了解到的情况告知,王逸柯眉头紧皱:“我还以为找到突破口了,谁知道空欢喜一场。”
韩青黛道:“虽然证明118案发生那天,桑落并没有作案的可能,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他是在跟踪舒佩,那时候他们还没线下见面。还有,我认为易嘉月真的有问题,必须得找到桑落、舒佩和易嘉月三人之间的联系。”
王逸柯突发奇想:“你说,如果不是桑落,会不会是那个作家朱律呢?”
韩青黛摇头:“不知道,现在看起来朱律只是和桑落有联系,与其他人没有任何关系。”
王逸柯转身拿出一份报告:“这是舒佩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报告,不算复杂。”
韩青黛看报告的时候,王逸柯在一旁说:“舒佩的父母早年从乡下到我省涪江市打工,后来开始做小买卖,日子还算凑合,再后来她母亲罹患绝症去世。母亲去世的时候,舒佩才8岁,她哥哥11岁,弟弟5岁,她与哥哥和弟弟的年龄都相差3岁。”
舒佩也是三兄妹中文化程度最高的,舒佩哥哥高中文化,弟弟职中毕业,舒佩则是幼师大专。舒佩哥哥至今还在涪江市打工,老实安分,但弟弟却是一个小混混,有两次打架斗殴的案底。至于舒佩的父亲,自从其母亲去世后,因为花光了家里仅有的那点积蓄,又欠下一身的债务,到处打工,现在的职业是帮人看守工地。
韩青黛疑惑:“为什么舒佩毕业后不留在涪江市,要到九原市来?”
王逸柯解释道:“舒佩大专毕业后,坚持要离开涪江市来九原市,认为省会城市的机会多一些。因此还和父亲大吵一架,等同于离家出走。”
韩青黛继续翻看报告,报告上写因为舒佩从小到大几乎每隔两年都在搬家,都是租房子住,所以无法向街坊邻居打听其他情况。只能以调查章柳诈骗相关的理由询问其父亲。
王逸柯看着报告道:“调查的人说,舒佩的父亲重男轻女的态度很明显,虽然说自己的女儿单纯善良,但又觉得她活该,因为这个年纪就应该找个人嫁了,在家里相夫教子,有口饭吃也不用出去抛头露面。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愚昧的人?我听着都火大。”
“师哥,你别这么义愤填膺了。”韩青黛却显得相当平静,“我在派出所工作这些年,这类的人遇到不少,还遇到过强迫女儿嫁人的案子,非说那是传统,什么父母之命媒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