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思然在外面房间里面取回自己简单的行李,张思然提着自己的包裹,他的包裹很简单,只有换洗衣服,对他来说,好唯一的就是他父亲那张照片,那张只有他父亲头颅的照片,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他,激励着他,让他把所有的时间能用上的时间都用在了练习射击练习刺杀练习格斗练习爆破上面,他没有任何想其他任何事的时间,哪怕一秒钟!除了在集体农庄,因为这些间谍课程要求他休息之外。
只要一松懈下来,他就有犯罪感,觉得自己对不起父亲,他的傲视群雄的手枪速射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加莉娜少尉去领回了统一保管的狙击步枪,张思然一看,是一支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
莫辛—纳甘步枪在1891年就已采用,至今已有50年!现在更是苏联红军步兵唯一大规模装备的栓动步枪,所以被苏联军民亲切的称为“莫甘同志”。
这种老枪在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水连珠”。
“连珠枪”一般是指手动供弹的弹仓式步枪,对应的是单发装填(即没有弹仓)单发射击的老式步枪,但为什么只有莫辛·纳甘在中国称为“水连珠”呢?这是因为它在1891年定型时属于第一代使用无烟发射药子弹的步枪。而此前使用老式黑火药做发射药的子弹用其他“连珠枪”发射时枪声沉闷,每打一发都产生大量的硝烟,而相比之下“水连珠”不仅烟雾少,而且枪声清脆,特别是供弹、发射动作干脆利落,连续发射时如同水珠溅落,故得此名。
莫辛—纳甘步枪是一种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式供弹的手动步枪,它采用整体式的弹仓,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单发或用桥夹装填。弹仓位于枪托下的扳机护圈前方,莫辛—纳甘步枪的容弹量为5发,但实际上其弹仓只能压入4发弹,而不是5发,最上面的一发必须推入弹膛;所以使用标准的5发桥夹时,左手大拇指按压子弹将前面4发压进弹仓后,右手抽出桥夹,左手把最后一发子弹直接塞进弹膛,右手推栓复位的时候只是待击,而子弹已经提前塞进了弹膛的,如果是三八大盖或者德国毛瑟98K,用桥夹装填5发子弹后,将枪栓推回去就叫推弹上膛了。莫幸—纳甘如果不是在战斗中,还必须解除击针的待击状态,在战斗前又要费力地重新待击,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
但是莫幸—纳甘射击精度是当时量产步枪中最高的!尤其是经过试射后精选出来的莫幸—纳甘91—30狙击步枪更是优秀,在梁赞空降兵学院的狙击教官专门把莫幸—纳甘M91—30狙击步枪和毛瑟98K做过详尽的对比,造成精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个:
一个是枪弹的因素。德国毛瑟98K狙击步枪使用的主要是S.S.重尖弹,这种主要供机枪和狙击步枪使用子弹弹头是重量12.8g的尖头船尾弹头,膛压360MPa。初速755m/s,枪口动能约4000J。
莫幸—纳甘91—30狙击步枪使用的7.62×54mmR步枪弹是148格令的“Spitzer”(尖锐)弹头,也就是9.59克的57—N—321弹头,又称1908年式L型轻尖弹(俄文Л),弹头为尖头平底形,铅芯,外覆铜镍合金被甲,重9.6克。黄铜弹壳,伯丹式底火,初速855m/s。生产年份1910—1954;而7.62×54mmR步枪弹的最大膛压是390MPa,初速860m/s。
莫幸—纳甘M91—30狙击步枪具有更高的膛压,而弹头更轻,所以有更高的初速,同时产生了一个对精度影响很大的好处,就是相对于毛瑟98K,弹道要平直得多,而弹道平直对于射击精度起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个就是枪管的长度,毛瑟98k为了方便步兵上下车,枪管长度只有600mm。而莫辛纳甘有730mm,毛瑟98K比莫辛—纳甘M91—30狙击步枪短,同等条件下相对更长的枪管精度更高。由于“莫幸—纳甘”精度好的优点有口皆碑,建国初期曾一度用作“劳卫制”运动的射击练习用枪,以其为基础改进的大口径运动步枪在国内也有广泛使用。这个可是实打实的,国内这么多中正式,三八大盖,但精度可以当大口径运动步枪的就只有莫幸—纳甘了,三八大盖最大的优点很多人不知道,是后坐力轻。
张思然再看了一下,加莉娜少尉这支莫幸—纳甘M91—30狙击步枪装的是3.5倍的PU瞄准镜,由于加装了瞄准镜后就不能使用桥夹了,所以装填子弹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弹,持续射击时射速是**瑟98K低的。
2.
加莉娜少尉就带着张思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