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鬼子伍长一看,自己这方没有受伤的士兵只剩下5个人,只好痛苦的下令“转进”。
在对待撤退这个问题上,当时的八路军新四军最坦率,打不过攻不下该撤就撤,该跑就跑,撤退就叫撤退,转什么进?据说这是因为日本人的羞耻心太过强烈,所以他们把请求增援叫做‘请求战术指导’,把撤退叫做‘转进’。
后来的国军什么好的都没学到,就是学会日军这个词了,不是一直在转进吗?越转越远,最后转到弹丸小岛上面去了。当然几十年后,也有不学好的,经济下滑整出什么“负增长”来了,这不叫掩耳盗铃,叫把屁股当脸。
不过他们想转进,还得看张思然他们同不同意。张思然看见前面的鬼子依旧冲着半山腰射击,掩护后面的鬼子偷偷摸摸往后面缩,就明白鬼子打不过想撤了,马上就下令两挺布伦式轻机枪开始对着敌人后撤的路线开火,不让敌人有逃跑的机会,然后让加莉娜和岩石下士继续在原地狙击,张思然就带着大熊和屠刀中士冲下去了,他们三个身上都穿了SN—42防弹胸甲的,大熊就把布伦式轻机枪放下,借了针头大婶的**莎冲锋枪,就跟着冲下山去了。
现在毕竟只是初春,山脚下林子里面的树木还没有达到夏季秋季那样枝繁叶茂,在半山腰高处居高临下观察,鬼子和伪满警察的动向被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他们只是躲在大树后面藏起来,还是没办法发现他们的,但是他们一旦开始所谓的转进,调头向沟外逃跑,很容易就被发现了,而对加莉娜还有岩石下士他们来说,这背对他们逃跑的移动目标实在算不上是多难打的目标,而库利克大士就放下G43半自动步枪,接过了大熊那挺布伦式轻机枪,朝着日军士兵逃跑方向前面来回扫射着,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只要他们没机会逃远,这样暴露在加莉娜和岩石下士的瞄准镜下几秒钟,就有一颗子弹带着死神的问候,钻进他们的身体。
伍长带着4个士兵开始转进的时候,先命令受伤的士兵负责阻击敌人,所以两个伤兵就用手上的三八大盖瞄准着半山腰,终于看见从灌木丛里露出来的三个敌人的身影,不过由于他们都在快速的向下移动,两人开了好几枪一直没有打中,不过等他们下来了100多米,终于有一个伤兵的一发6。5毫米有坂弹就击中了大熊的前胸,弹头撞在SN—42防弹胸甲上发出了瘆人的尖锐撞击声。
张思然和屠刀中士都听见了大熊防弹胸甲发出的刺耳声音,知道大熊肯定中弹了,两人跑在前面的,都赶紧扭头去看,只见大熊浑不在意咧嘴一笑,表示没有影响。
400米开外的射来的6。5毫米有坂弹并没有射穿防弹胸甲,要知道即使是7。92毫米的毛瑟弹在300米外拿单层的SN—42防弹胸甲无可奈何,何况步枪中动能最小的6。5毫米有坂弹,而且这颗有坂弹所残存的动能,对于体重近400斤的大熊来说,就好比被弹珠弹了一下一样没多大感觉,当然距离更近一些,即使不能穿透防弹胸甲,但残存的动能也会如铁锤敲击一般。两人看见那颗弹头镶嵌在第1层防弹胸甲外面,已经接近折断了,尖尖的弹头也变扁了,屠刀中士说了一句:嗯,确实没有穿透。
这一下三个人心理就大不同了,知道敌人就算射中自己也打不穿防弹胸甲,往下面冲得更快了。又跑了一截后,张思然就让两人躲在树后,他们两人手持的是**沙冲锋枪,现在三百多米的距离还派不上用场,但张思然手上的G43半自动步枪就没有问题,他找好一个小土堆立即就趴了下来,用手上的G43半自动步枪找寻着这两个负责断后的鬼子,不过雷娜已经用她的G43击毙了刚才开枪打中大熊的鬼子,加莉娜和岩石下士则在追杀着那五名开始转进的鬼子,前面有机枪挡住去路,后面有两只狙击步枪瞄准他们开火,这5个鬼子尽量利用山脚沟底的大树作为掩护,但是半山腰有一个狙击手,很能对付运动目标,总是在鬼子刚从这棵大树边窜出来,还没有跑到另外一棵大树后面躲着的时候,半路上就中枪了。
这个打移动目标如此神准的狙击手就是岩石下士,在他看来,日军士兵的移动可比他以前打的猎物还慢一些,而且他手上这支加莉娜原先用的莫辛纳干M91—30步枪加装了“6—powerZeissZielsechs”蔡司6倍瞄准镜后,800米内简直指哪打哪。
2。
张思然就开始搜索另一名鬼子伤兵,可是又被加莉娜抢先击中了,倒不是加莉娜比张思然出枪快,而是她在高处,一直在搜索着这名鬼子,居高临下看得更清楚,这名负责阻击的伤兵被加莉娜击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