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然后就把这个日军伍长的军人手帐翻了一下,伍长的名字叫野泽诚,张思然就记下了他的履历,参加过什么战斗。
这时候大家就等着张思然下令,张思然稍微思索了一下,从鬼子通讯兵尸体背上的鸽笼来看,他们是放飞了一支军鸽的,说明他们遭受袭击的事情已经报告上去了,那么日军的增援部队搞不好已经出发了。由于遭受袭击的地点在大小闹枝沟,那么敌人的增援部队首先肯定会到大小闹枝沟这里来,张思然他们现在是要去阿尔山找日军的雷达站,肯定不能继续在这边的山头里面打转,他就对孟书何说:你能不能找出他们来时的行军路线?
孟书何看了一下他们在林子里面留下的足迹,就对着张思然点了点头。
张思然就说:你找到他们来时的行军路线后,先指给我看,我们就在他们的行军路线上面离着100米左右,跟着他们的行军路线平行逆向往外面插。
然后他又命令岩石下士,走在他们前面更高的地方,他不但要注意观察敌人增援部队的出现,而且随时要注意张思然他们的行军路线,遇上岔路的时候,注意看张思然指的方向。
孟书何就问道:长官,难道你等敌人的援兵来了之后,还要打他们的援兵吗?
如果在今天这场战斗之前,听说日军来援,他认为张思然肯定会带着大家逃之夭夭躲得远远的,但是见识了大家的枪法和他们使用的狙击步枪和半自动步枪后,他相信日军士兵就是再来四五十个人,第816教导队的人从500米开外就射击,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无非射击的时间稍微久一点,另外日军可能会马上逃跑而已。
张思然笑着摇摇头:如果遇上敌人的援兵,我们不跟他们交火,最好是避过他们。
张思然之所以选择敌人可能的来援路线对插过去,就是采取冒险的办法,因为敌人一旦到了交火的地方,多半认为他们向后方的其他山头逃窜去了,躲进了森林深处,所以会向大小闹枝沟后方搜索前进,而第816教导队是跟他们对着插过去,那日军援兵越往里面插,实际上距离他们也就越远,也就是南辕北辙的效果了。而且张思然他们本来就是要回到铁路线上去,没时间跟他们在山里面再兜圈子了。
张思然让孟书何把他的七九步枪换下来,他还有一点舍不得,虽然这支步枪老是老,但是他这十几年用它打了不少猎物。张思然就告诉他:你既然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就要服从命令,而且这三八大盖也不是你主要使用的武器,你的武器是掷弹筒,等以后我们再有了缴获,你连三八大盖都用不上了,最多跟你儿子一样挎一支驳壳枪就行了。
孟书何虽然知道这驳壳枪好,他跟汉人打交道多,知道胡子最喜欢这驳壳枪,他们有的喊“盒子炮”,有的喊“匣子枪”,一支成色好的驳壳枪能换三支七九步枪,拿到大户人家去卖,怎么着也得卖个百十个大洋。但是鄂伦春猎人从小打枪习惯了用枪架,这驳壳枪恰恰用不习惯。他就对张思然说:长官,我们用惯枪架,这盒子炮用起来别扭,到时候我还是就用三八大盖吧。
张思然说:行,你就用三八大盖吧,不过这驳壳枪也没那么别扭,真要用的时候,你把枪盒接在枪把上,这样就可以抵肩瞄准了,一样当步枪打,而且不用打一枪拉一下枪栓,打起来快多了。
孟书何倒没有想到这一层,原来这盒子炮的枪盒可以当枪托用,到时候隔得近的时候用盒子炮确实更方便一些,不过他想好了,长官说他负责掷弹筒他就听长官的,让那个外国娘们教他怎么用就是,平日里还是三八大盖和盒子炮都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