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虽然负责诱敌的队员有SN—42防弹胸甲挡在前面,但毕竟还是有一定风险,这怎么能让队长以身犯险呢?库利克大士和雷娜都在争抢这个任务,最后还是决定由库利克大士负责射击,雷娜和张思然负责观察找出这四个日军士兵藏身位置。
计划确定后,加莉娜和岩石下士最先出发,他们出了林子之后就趴下了,往他们在高处选定的一处半山腰那里的小土包爬过去,注意不要让山脚下的敌人,尤其是日军的狙击手发现他们的迹,如果被日军狙击手发现,他们想到时候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就难了。
不过无论是从战术还是技术水平,加莉娜和岩石下士组成的这个狙击小组,都可以甩山脚下这名日军狙击手几条街,这名日军狙击手压根儿就没有多少进行狙击实战的机会,这几年来,抗联的活动几乎销声匿迹。
两个人爬到那个小土堆那里,就开始用树枝杂草构筑简易工事,主要的目的是用于伪装,而不是防护。做好这一切之后,岩石下士就用张思然给他的8倍蔡司望远镜开始搜索起来,首先要判断日军狙击手是在山下两边山谷的哪边?是左边还是右边?
两个人按照狙击手的眼光来看,最后都认定是左边,因为左边距离靠山屯更远一些,藏在林子或者灌木丛中,不容易被村民看见,从而暴露自己。但是日军狙击手未必就这样想,所以两人也不敢掉以轻心,岩石下士负责左边山谷那里,加莉娜就用98K上面的蔡司8倍瞄准镜观察着右边可以藏人的地方。
等他们两人提前潜伏到位后,库利克大士才摸下去,由于下面有狙击手,他一样是从林子里面出去后就匍匐前进,他自己的德式战斗工兵背包留在林子里,反而背着一个日军的背囊。
日军装备的军用背囊有两种,一种是1930年定型的“昭和五年式”,一种是1939年装备的“九九式”。昭和五年式背包制作材料是牛皮,外面还有一个木框,固定性较好但造价较高。
1939年开始列装的“九九式背囊”又被称为“章鱼包”,因为上面缝制了许多结合的带子而得名,这些带子用来捆束各种装备和工具,酷似章鱼腿。九九式背包用防水帆布制作,质量和实用性都不错。库利克大士背着的就是一个九九式背囊。
他爬到离加莉娜和岩石下士十几米远的另外一个小土包,这个小土包比加莉娜他们的位置还要低几米远,库利克大士就没有费心思去伪装他的发射阵地,而是把鬼子的九九式背囊先摆放好,
然后把左手提着的大熊所用的那个特大号SN—42防弹胸甲摆在九九式背囊的后面,再找了一些杂草树枝什么的挡在防弹胸甲前面,这样从山下就是通过瞄准镜,也只是看到了一个九九式背囊,而看不到防弹胸甲。
库利克大使把他的G43半自动狙击步枪搁在侧立着的背囊上面,然后开始寻找目标,原来另外那4个日军士兵就是一边山谷的坡上站了两个,他们没有像那名不见人影的日军狙击手那样躲藏起来,而是就在树边站立着,距离山脚下只有几十米,这样无论是从山上下来人还是从靠山屯过来人他们都看得到。
库利克大士就用G43上面的瞄准镜瞄准一个日军士兵,距离也就300来米,他一枪下去,那名日军士兵应声而倒,库利克大士没有停止射击,他知道刚才这一枪只够让那名日军狙击手发现他的大致位置,现在他还要继续开枪,让日军狙击手发现他。
他瞄准另外一名日军士兵,但是那名日军士兵已经躲到了树干后面,不过这名日军士兵只是知道子弹射来的大致方向,所以藏在树后面的时候,角度并不是完全对着库利克大士的,所以有半边身子就暴露在树干外面,库利克大士就瞄准他暴露在树干外面的半边身子开了一枪,但是这一枪没有打中,库利克大士也不敢补射了,作为一个实战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兵,他知道刚才这两枪已经足够日军狙击手找到他并且瞄准他,他赶紧把头趴下,但是枪依旧放在九九式背囊上面。
2.
库利克大士也就刚把头低下,就感觉好似头上挨了重重的一击,他戴着的M42钢盔是顶在防弹胸甲上的,子弹传递到防弹胸甲上的巨大动能让胸甲砸到他钢盔上,他感到耳朵里面嗡嗡作响,眼前金星乱转,脑袋里面也是一阵眩晕,这时候才听见山下枪声传来,原来左边山谷那里的树林子里面射出一发7。7毫米子弹打中了背囊,将背囊打穿之后,再射到了防弹胸甲上面,防弹胸甲受到这种大力冲击,再打到了库利克大士的头上,幸好库利克大士是戴了钢盔的,但就算是这样,库利克大士也过了十几秒才分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