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之铁血特工 > 第一百三十二章.洞内突击(2)

第一百三十二章.洞内突击(2)

1.

要找到柴油发电机并不难,因为发电机发出的声音可以给他们指路。

一开始冲进洞口的时候,张思然和库利克大士都把自己的背包留给了后面的队员,孟大石背了库利克大士的德国战斗工兵突击背包(Pioniersturmgepuck),孟书何就背的张思然的山地步兵帆布背包,现在除了针头大婶背着自己的军医用战场急救背包和那个大大的医用水壶,其余队员都把背包放在机枪火力点了。

从机枪火力点这个小屋子出来,张思然走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是库利克大士,之所以没有让大熊拿着防弹盾牌走在最前面,因为他们尚未暴露还不需要采取强攻,大熊那块头出现在地下通道,给人的感觉似乎地下通道都被他堵塞了一般,一定会让地下工事里面的日军士兵发现不对劲,所以他就打算靠着这身宪兵队少尉衣服继续蒙混一阵。

从这个小屋子的铁门出去后往右拐,他就注意到雷达站地下工事这条主通道应该是斜着往上面直通山顶,让人惊讶的是,主通道的地面上居然布设有两条铁轨,这让他想起一开始冲进洞口的时候,在洞口那里的水泥地面上也发现了两条铁轨,当时还没有想明白是做什么用的,这时候他就明白了,这是日军为了在地下通道里面运送大件的设备设施的时所用的。隔着一米多宽的两根铁轨中间则是用水泥做成了阶梯,坡度还不小,张思然估计里面的通道与外面的山坡隔着十来米的覆土层保持着平行直通峰顶。没有走多远,通道的洞壁就从泥土变成了岩石,看来日本人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的要塞堡垒事先是进行了地质勘探的,因为后面全是岩石开凿的,不过哪怕是在岩石中开凿出来的通道,洞壁顶上都用三根工字钢顶着,而每隔五六米又用同样厚重的三根工字钢做成了门框形状,把洞壁顶上的三根工字钢又支撑起来,而在两边的洞壁也加强了两根稍轻薄一些的工字钢,看这日本人的架势是按照对付美军2000磅航空炸弹直接命中顶层来准备的,不过以张思然估计,恐怕2000磅的航空炸弹直接命中都不一定能炸塌主通道,因为在这一层岩石上面还有10来米厚的覆土层。(当然现在的游客去阿尔山参观这种地下堡垒的时候,会发现头顶上的工字钢包了一层厚厚的海绵,害怕个子高的游客把头部撞伤,因为日本人的地下工事通道少有超过1米8的高度。)

在洞顶捆扎着一圈线缆,应该有电话线还有电线,主通道里面隔着不到10米远就有一盏大瓦数的白炽灯,把通道里面照射得亮晃晃的。张思然听着柴油发电机的声音传来的方向,沿着主通道往前面没有走多久,就听见发电机的声音越来越大,看来日本雷达站的军官和技师都住在最上面峰顶那里,所以就把柴油发电机布置在离洞口不远的地方,这样使用柴油发电机的时候,噪音对上面峰顶那里的值班室和寝室的影响就要小得多。

主通道的右边出现了一条支路,听柴油发电机的声音就是从右边支路那里面传出来的,张思然判断发电机组就在这条支路里面,就带着大家往右边的支路走去。支路尽头就是雷达站的配电房和发电机组所在的地方,这是一个开挖出来的大洞子,面积在40平方以上,此时洞子角落里一台柴油发电机正在轰隆隆的作响,在边上的工具台旁边两把椅子上坐着两个身穿工装的日军士兵,头上戴着他们的战斗帽,脖子上还系着一根白色的毛巾,由于发电机的声音使得他们并没有听见张思然推开铁门进来的动静。

张思然仔细打量了一下屋子里面的情形,这两名日军士兵都没有佩戴枪支,但是在墙壁上挂着两个南部14年式手枪套,他向身后的库利克大士示意了一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库利克大士点点头表示明白,就伸手拿起了自己的1939型尖头开刃工兵铲,刚才他和张思然率先冲进洞口后,在后面的屠刀中士把他的工兵铲从那个日本哨兵的尸体上拔出来后,依旧还给了库利克大士。

本来张思然当年在奉天“国民优级学校”和“国民高级学校”商船科读书的时候,也按照要求练过几年剑道的,现在左腰挎着一柄九四式指挥刀,正好用来劈杀日军士兵,但是这个机房面积虽大,但到处都是机器设备,而高度又挺矮的,恐怕他拔出指挥刀也只能捅刺,想用来砍掉脑袋恐怕很难。他就干脆拔出来挂在军服里面皮带上的卡巴1217军刀,他毕竟练惯了匕首刺杀,他就把卡巴1217用反手握法握住,将锋利的刀刃藏在右手小臂那里,走向了背对着自己坐在工具台左边那个日军士兵,而库利克大士则跟在张思然后面,利用他的身形挡住自己,尖头开刃工兵铲已经被他拿在右手上,做好了砍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