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之铁血特工 > 第一百六十四章.战斗手语与强化训练

第一百六十四章.战斗手语与强化训练

1.

张思然告诉大家,如果日军发现了地下工事的秘密,就看情况选择加以摧毁或者偷偷溜走,这种情况下必须做好爆破准备,从通风口牵出导火索。如果敌人没有发现具体情况,那么等敌人走之后,再重新回到地下工事,张思然也给大家交代了纪律,就是在峰顶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隐蔽,因为其他山头上有日本人的观测所,虽然其他山头的高度没有白狼峰这么高,但是在换岗换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下,还有白天到外面去的,都不能再穿迷彩服,可以披上一件日军的土黄色军装。

当天夜里,大家算是好好的彻底放松了一次,带回来的两坛酒其中一坛几乎被喝光。像库利克大士岩石下士还有针头大婶,每个人都是一两斤以上的高度酒酒量。自从越境过来,这一段时间只数今天心情最放松。虽然之前大家也在地下工事呆过,但是那时候是有敌情的,随时要提防日军来袭。而现在,虽然张思然也安排了轮班放哨,但是没有轮着放哨的人就可以放心大胆的休息了。

不过张思然答应的休整几天事后证明是忽悠大家。因为从第二天开始,有的负责去挖小山洞,有的就要准备对小洞口和通风口那里进行伪装掩饰,还有的就要负责牵电话线到峰顶木房子这些。忙活了两天,这些事情搞完了总可以放松了吧?不行!张思然又给大家找出事来了:

一是让大家学简单中文和日文。这可把大家整的头大如斗。幸好张思然英德日俄都会说,他就捡最要紧的简单句子教,包括“不许动”“不许说话”“不听话打死你”“举起手来”“坐下”“蹲下”“趴下”。就十来个短句反复练习。

同是张思然冥思苦想怎样让教导队内容沟通顺畅,要知道增加的队员孟氏父子之前都不会说俄语,虽然孟书何与孟大石也在尽量学,但他们的俄语说得磕磕巴巴的,遇上战斗紧张的时候,哪里还想得起来教的俄语单词,就算急抓效果也堪忧,而雷娜的母语是德语,虽然俄语也勉强过关,但战斗一激烈就不由自主冒德语了,总共十个人的教导队有三个不能保证顺畅交流这很不安全,想来想去,终于让他想到一个在战斗中紧急情况下统一沟通的办法。

他记得在梁赞空降兵学院特殊任务系,也就是格鲁乌专门用来培养斯佩特纳兹军官的系,当时学习过主要假想敌德军的战斗手语。

所以张思然就决定让大家在战斗中使用手语交流。二战进入1943年中,这时候的美军德军都已经有一套简单的战斗手语。但是苏联红军并没有成系列的战斗手语,只是在他们侦察兵或者步兵中有一些彼此都能明白的简单手势随便在用,包括库利克大士和屠刀中士都会这样简单的手势,一般就是指示敌人方向,行动的先后顺序等。

但是张思然学的是德军的正式战斗手语,除了集合、绕行、停止前进、发现敌情外,还包括数字、步兵、炮兵、坦克、机枪等。由于除了他,其他人在这德军战斗手语面前都是一张白纸,所以就很容易进行训练了。张思然要求每个人必须过关,掌握好之后,在战斗中就不容易出现交流歧义。战斗手语在巷战近战以及隐蔽接敌中用处很大,没想到被张思然移花接木用来解决语言沟通问题了。

除了张思然照搬德军的那套战斗手语外,张思然还让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补充了几个第816教导队自己需要的手语,当然必须简单明了,这个战斗手语就是死记硬背就行了,关键是要养成习惯,遇上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用战斗手语表示,而不是压低声音说话。

把这个事情搞完了,人人都会,并且不会出错后总可以休息了吧,还是不行。

张思然又开始抓强化训练。

2.

现在第816教导队的伙食开得太好了,每天都是日本牛肉罐头烧土豆,可把大熊和孟大石这两个大肚皮高兴坏了,经常下午吃撑了就昏昏欲睡。张思然把战斗手语教会人人过关后,就开始抓单兵和小组与班训练。

可以这样说。张思然和库利克大士,以及加莉娜屠刀中士岩石下士,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步兵和一个合格的侦察兵了。但是大熊最多算一个合格的步兵,还算不上合格的侦察兵,至少侦察兵的一专多能他还需要学很多。而雷娜当狙击手仅仅是射击技术达标而已,狙击作战中的很多技战术她都必须要学习,更别提冲锋枪和手枪的实战使用了。

而最需要强化训练的是孟氏父子。他们鄂伦春猎人最擅长的是追踪猎物和枪架快射以及高寒山地森林野外生存。但是枪架快射用来作战只适合开第1枪。中距离上遭遇战的时候起得了作用。真要在战场上,他两父子就这样一直用枪架快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