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手枪,谁能说不能这样叫?
2。
张思然刚才用望远镜已经认出来,这两辆红枪燕口中的铁甲车实际上是日本人的“北满型”95式轻战车。
这种轻型坦克日本人自称轻战车,是在95式轻型坦克中针对中国东北的地形地貌研制改装的。由于95式轻型坦克的负重轮间距和东北地区红高粱地的垅距正好一样,致使该坦克在横跨地垅越野行驶很困难,经常被地垅卡住。因此,日本人特意在第1、2负重轮和第3、4负重轮之间各加一个小直径的辅助负重轮,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北满型”95式轻战车,仅改装了少量,用来装备关东军战车部队。
95式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才7。4吨,装甲厚度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装甲为12毫米厚,仅能防轻武器的攻击。防护性差是95式轻型坦克的致命弱点,也就敢在很少有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使用。像苏德之间那种坦克大战,95式上都不敢上。
日本人只派了两辆轻型坦克外加30个骑兵,是觉得对付区区30人的土肯定不在话下,哪里想到这些人居然带来了自己盟友德国的反坦克武器。
这些日军都是被吴老闷他们招来的,当红枪燕他们停下来歇息吃东西的时候,接获了吴老闷他们通过军鸽送过来的情报后,负责指挥追剿行动的关东军一个步兵大队的大队长野村少佐,就开始围绕红枪燕他们停留的地点进行部署,而且获得了战车部队两辆95式轻战车的增援,由于坦克机动速度更快,所以按照命令先抄到土匪的前面去进行堵截,而从正面追击的一个满编中队,
再加上一个连的满洲国军,近300人就从正面以半圆形慢慢压上去,也就是形成了一个两翼包抄,加上山后的轻战车和骑兵,算得上是四面合围了。而配合两辆95式轻战车行动的只有两个关东军的骑兵分队,大概30人左右,因为步兵跟不上坦克的行进速度。
搬舵先生就说:张队长,怎么打你一句话,我们都听你的。
张思然答应了一声,又跑到小山包最高点,躲在一棵小树旁用望远镜四处观察,后面就是他们刚才经过的地方,日伪军的主力离着还有1500米远,但是两翼的包抄部队,距离小山头只有不到一千米远了,就像张开的一把钳子一样,从左右两翼准备把小山头围起来,而前面也就是红枪燕他们之前决定要走的那个方向,日军的两辆北满型轻型坦克,以及30多个日军骑兵,离着小山头只有七八百米远了,而且行进的速度并没有降低,看来日军战车部队与步兵之间沟通不畅。这也难怪,95式坦克上一开始没有配备无线电台,后来有些改装时加装了电台,可是这两辆95式还没有改装,所以没办法与步兵大队联络。本来战车部队与步兵之间还可以采取旗号联络,而此时由于与步兵之间被小山头挡住了视线,所以日军的战车部队和骑兵分队就冲到了前面,与协同作战的步兵中队脱节了。
张思然知道,按照日本指挥官的想法,恐怕他们最有可能的就是从左右两边冲出去,尤其是在两翼包抄部队还没有赶到位置之前,可以说这个想法还是很诱人的,至少有很大的几率冲出一部分人。但是张思然也想到,这样他们就暴露在日军的战车前面,等他们冲下山头,恐怕日军的坦克也已经接近到500米左右了,在日军的坦克前面进行横向移动,那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毕竟日军坦克上的37毫米炮和7。7毫米的坦克机枪不是吃素的,何况伴随坦克的有日军的骑兵部队,如果日本骑兵一直跟在他们后面,在这种起伏不大,坡度也不大的连绵小山头上,日军的坦克是可以追得上他们的。所以张思然一开始就放弃了从两侧分头突围的想法,这样会在日军坦克机枪下死很多人,而且跑出去的也会一直被日军骑兵追击,用后背迎敌是懦夫!龙凤好的人虽然是抗日的,但还是绺子,信奉四散逃跑,跑掉一个算一个,但这不是他张思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