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武周]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 第 48 章 048(一更)

第 48 章 048(一更)

好生令人羡慕,可恨我年纪尚小,只能以水酒一杯,恭祝将军得胜了!”

她话音刚落,便有人自马车之中取的那样,举杯以庆将士远行。

明明还只是这样年幼的一个孩子,做起这样的举动合该有些滑稽,可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薛仁贵在驻扎玄武门时,从屯营将士那里听到了不少从他们长辈处传下的便是那位以军功之礼下葬的平阳昭公主,他竟并未觉得这其中有何不妥,而是伸手将那酒杯给接了过去。

他回话之中所说,也不是什么多谢公主前不定将来您也有这样的行军出征机会……”

他像是忽然意识到这话说得不妥,想要将此句撤回。

却见公主已将她以水代酒的一整杯都给喝了下去,“那我就承蒙薛将军吉言了!”

作者有话要说

1李治的头风病应该很早就有啦,不是我提前的。【今日已后,但头风发,信便即报。】——两度帖(贞观十九年)只是后面激化了。

阿武要慢慢开始发展自己的影响力啦,她和阿菟讨论的科举改变都是目前以她的身份不可能达成的,所以要倡议洛阳为东都一步步走。

阿菟还在眼馋别人能上战场(你再等等)。

晚上九点二更。月初了有营养液改成日更七八千的,结果我这管不住我自己的手,可恶。

“陛下在此地住得不舒服吗?”武媚娘温声回问道。

她问出这话的时候,正漫不经心地将手中的小匙在杯中轻搅。茉莉与冰块一并晃动,碰着琉璃杯中发出阵阵悦耳的响动。又见她忽然抬眸朝着李治看来,目光中流露出几分关切,仿佛当真只是在问询李治身体问题。

李治无奈,“说正经事呢。”

武媚娘语气认真,“这也是一个正经的问题。”

李治思量了一番她话中的情况,不得不承认,若只回答在洛阳地界上住得是否舒服的话,这个答案必定会是一个“舒服”。

现如今的洛阳,固然其作为都城的身份废弃已久,但自昔年高祖令人修缮西苑、太宗令人修缮洛阳宫以来,供给帝王驾临所需之物都是能保证的。居住的宫室也都足够彰显帝王气派。

李治在此居住四五个月中,便从未有过用度短缺。

当然,这不是能说服他将洛阳地位进一步抬高的理由。

毕竟,他前去万年宫避暑的时候,也绝不会有待遇短缺的问题。而那座一度遭了山洪的宫殿,也早已重新修缮完毕。

比起吃穿之物,李治更为满意的是,当他身处洛阳之时,朝廷的种种诏令同样在以极快的速度下达,且大约是因为新“竞争对手”的引入,随驾以及后续搬迁过来的三省六部官员,办事效率比起早前快了何止两倍。

李治甚至在想,要不要将六品以上的官员也纳入铨选的范畴,让他们更有危机感一些。

不过此事干系重大,倒先不必真将其纳入考虑之中。

而除了执政上的便利……

武媚娘补充道:“若我未曾记错的话,自入夏以来,陛下寻尚药局医官问诊的次数也比之前少了。”

李治闻言,神情又更温和了几分。

他早年间就有那头风的毛病,以宫中的养护本事,倒也出不了什么大问题。1

但长安宫城选择的位置不太好,到了夏季就潮热得厉害,催动着他的疾病加重,反倒是洛阳这头,要舒适凉爽得多。只以身体情况来算的话,他多往洛阳走走确实没坏处。

武媚娘又已接着说了下去,“虽然近两年间没有水患,但也不能确保往后不会有此等灾害,令长安粮食短缺。若洛阳为东都,陛下便能随时前来,分担长安的压力,不也很好吗?”

李治还是有点犹豫,“可漕运改良事宜也已在陆续去办了。”

前来洛阳宫的路上李清月提出了那套改造漕运的法子,而李治作为一个行动派,自然不会只表扬过就完了。

李清月在那里领着众僧侣造桥修堤,举办水陆法会的同时,李治也早将这道指令派遣了下去。

五月里,中条山上通行于三门峡上下游的山路,就已被规划了出来。

七月,李治指派了杜正伦这位户部尚书总领此事,在将山路开凿出来的同时,两方转运粮仓也需应时建立。

山路开道之事确实要麻烦些,但以李治盘算,在来年五六月间,应当能尽数完成了。

反正也不需要做到车马通行,只需能以人力推动运粮小车就够了。

这样一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