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程知节年岁渐长,失去了早年间的拼搏之心,还是应该说,同行的王文度太能忽悠,才让他相信己方已是鞭长莫及之势,不能再继续追击,竟让阿史那贺鲁得以逃走。
随后恒笃城下,程知节又听信了王文度的建议,将此地的数千胡人尽数杀死,掠夺了他们的财富。
这是八月里发生的事情。
消息传递到长安再到洛阳,纵然经由快马飞报也需要时间。
查验到王文度确实在战中因嫉妒苏定方战绩而说谎,又确实在恒笃城中以不当手段牟利,又过去了两个月,以至于到此时才得出结果。
李治本可以将这个惩处的消息再拖延一番。
但在思量了一番眼前和西域的局势后,他还是做出了决定。
将程知节贬官!
不,应该说是免官!
这是一道异常沉重的处罚,也让朝堂官员清清楚楚地看到,就算是位列凌烟阁的李唐忠臣,在犯了要命的过错之时,也绝不能被免罪。
但这到底只是在惩罚程知节的晚节不保呢,还是也在一并警告长孙太尉呢?
这个问题,除非陛下亲自做出答复,否则身在洛阳的众多官员没有人敢做出揣测。
他们只知道,随着这两道诏令的下达,长孙无忌坚持己见的洛阳不可为东都,也暂时被打压了下去。
那么随后的第三道诏书,就不难猜到了。——
显庆三年元月初一,在这个也是安定公主生辰的日子里,李治下达了一封《建东都诏》。
正如他在大殿之上和长孙无忌所说的那样,诏书中写道——
“二京之盛,其来自昔。此都中兹宇宙,通赋贡於四方,交乎风雨,均朝宗於万国,……宜改洛阳宫为东都。……”2
诏书得到议事通过。——
李清月随同母亲登上了洛阳的皇城城门,朝着下头的洛水看去。
凛冬时节飞雪连绵,将洛水的部分河道也给冻结成冰。
但在这片稍显冷寂的城市之中,却又有一道道庆贺之声响彻两岸。
谁不想做京师之民呢,洛阳百姓自然也如此!
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不必日日担心洛阳遭灾却得不到及时的赈济,不必担心他们会面临被驱逐往山东乃至于江南觅食的窘境,也不必担心……
武媚娘望着下方重叠的里坊,眼中明光灼灼,“这里往后,就该叫做东都洛阳了。”
这是因她而来的改变!
作者有话要说
出于小说创作需要,时间线上有一点点魔改。包括韩瑗被贬(推后了几个月),洛阳为东都(推后了一点)。
1贾敦实其实是李贤做太子时候的属官,他在洛州当长史(洛阳升级之后洛州长官不设刺史了,因为京城大州,不是刺史是州牧,而洛州牧由亲王遥领,所以管实事的一把手是长史)的时候,因为政绩非常好,百姓很喜欢他,又在闹市立了块碑。
大概是为了在名头上更好听,他们把这块碑就放在贾敦颐的那块边上,两兄弟的碑在一起,就叫“棠棣碑”。
贾敦实有一句话是“政在养民,义须存抚。”然后他的儿子因为投靠的是太平公主,在政斗中被杀了。
【李贤你手下没了啊,阿菟盯上了。】
2出自《全唐文·建东都诏》
啊对了,这本还是参加了元宵赛诗会的活动,在2.1-2.26期间参与活动,第一行写元宵赛诗会,第二行开始写诗作,契合本文的主题,有机会通过评选获得晋江币,每本书有一个5000晋江币,两个3000,三个1000。
我也不晓得有没有参加的,反正大家可以写着玩。别最后让我凑不够六个人就行了(比心)
明天早上九点见。
许敬宗在将这个问题问出来的那一刻,心中好像忽然之间就放下了一块巨石。
话没说出来的时候,他还要在那里权衡利弊,真已出口,便没有了给他撤回去的机会,就当破罐子破摔得了。
但虽说是放任事态发展,他的目光固然没敢直视面前的皇后,却还是一瞬不落地留意她的神情。
不过,或许从她并未因为这句话而有所恼怒,怪责于他问出这样的问题,就已经能够证明一点了。
他赌对了!
“那么许侍中觉得呢?”武媚娘开口回问道。
这个问题被先抛了回来。
许敬宗思忖了片刻后答道:“长孙太尉以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