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历史同人)[武周]问鼎 > 第26章

第26章

他行到了李治的面前。

“陛下此番籍田未定在立春时节,也将三日斋戒改为一日,但祭地的酒水我等不敢擅专变动,已送抵此处。依照陛下所给名单,宗室、大臣礼器各不相同,绝无半点差错。”

岐州官员何曾想过,籍田礼还会放在他们这地方,个个都是头一遭办事。

这出来发言的,还算是个顶事的。即便如此,也将名单倒背了两遍。

瞧着说话挺利索,谁知道手心捏着在做什么呢。

说到宗室酒水礼器的时候,他还下意识地往人群之中看了一眼,心中盘算着在场诸王与他那等在一旁的礼器是否一一对上了。

可这一看之下,顿时看出了大问题来。

他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情绪,才没当场来上个大惊失色。

顶着天子在前的重压,他将陛下“示范”之后的其余人员登场时间都给交代完毕,这才缓步退场。

而后拔腿疾奔,冲到了另一名同行官员的面前。

那人无奈,“你当心着点,要不是还没下地,我看你能一脚踩空掉田垄下头。”

“现在是说此事的时候吗?”他连口气都不敢喘,一把拽住了对方的肩膀,将其朝着后头的仪仗方向扭了过去,“我问你,韩王在哪里?”

那头高低错落的人堆里,赫然空着个位置。

正是原本该当留给韩王的位置。

可此刻,他在哪里?

韩王在哪儿?

第12章

韩王李元嘉从来存在感不高,筹办籍田礼各项事宜的官员也根本没将他当做是个麻烦人物。

偏偏就是这位,忽然在此时不见了踪影。

被拽住询问的官员也懵了。

倘若他未曾记错的话,在方才他还看到过李元嘉,但现在……

糟了!

要是真在岐州地界上丢了个王爷,他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得亏在此时,忽然有个小宦官朝着他们跑了过来,“陛下让我同你们说一句,韩王声称有要事要办,暂时不在此地。”

一听这话,两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是陛下知道的就好……

可这头的问题刚解决,二人紧接着又瞧见,岐州老农队伍后头,竟然多了一批人。

这些当地的农人,一部分要在陛下亲耕之后,跟在官员的后面犁地,以示遵从天子之意尊奉天时、勤勉劳作,另一部分,则要在周遭作为籍田礼的“观众”,所以并不是随便从周遭村庄中喊来便完事的。

岐州官员好不容易才从本地百姓中选出了一批形象过得去、背景干净之人,唯恐其中闹出什么事端。

但此刻,这里面竟然多了几十人。

若是寻常的多出人来,恐怕还没有这样明显。

然而打眼一看,这其中起码有半数,是十岁上下的孩童。

年龄是个硬伤啊,哪有这么玩的!

握着成人所用的农具,对他们来说还有些不易。

只能说,得亏这些人也是干农活出身的,体力早养出来了,乍看起来还都像那么回事。

以至于这高低错落地一站,竟有些老幼相携、躬耕农事之感。

不不不,不能这么想。

第一印象是一回事,这些人并不在计划之中,就是另一回事了。

歧州这两位官员又想抹汗了。

大概是他们朝着那头看得太久,小宦官又插了一句,“这也是陛下同意的,人是由韩王选的。”

二人面面相觑。

行吧,既然陛下都拍板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只不过……

“韩王今日怎么这么能折腾?”在目送着那小宦官回到陛下身边后,其中一名官员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你管他能不能折腾呢,”另一人回道,“陛下的长辈里,这位若能担起重任,也不是件坏事。”

韩王聪慧,品行又是人人可见的出挑,在这等本无关大局的事上稍有出挑,确实不是问题。

也或许是因为他平日里的低调处事,在岐州官员间闹出的短暂骚动,根本没有引起这籍田礼队列之中的察觉。

长孙无忌距离宗室的队伍最近,倒是注意到了他的消失。

但比起韩王,他此刻更为在意的还是陛下的举动。

如果说,李治将籍田礼骤然敲定,且放在岐州境内,从未征求过他的意见,已让他意识到,他这好外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