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有点尴尬,不是,他这么吓人吗?他感觉自己已经展现出自己最和善的一面了啊。刚才两人视线对上时他还冲那大哥笑来着,咋就把人吓成了这个样子!
发完粮食已经是夜半时分了,县城内的百姓全都领过了,粮食还剩下两车,宋贞打算明天她去各个村子里时带上。
在大家去休息之前,宋贞把大家伙叫到了县衙的公堂上开会,并制定了固宁县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五、五年计划?”
师爷打着哈欠,对这个词很好奇。
宋贞笑着点头,“这第一个五年计划,咱们的目标一共有三个,第一就是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这一个是重中之重,毕竟吃不饱谁也没心思干别的。”
宋贞说着,底下的人就点头,觉得宋贞这话说的没毛病。
不过解决温饱问题并不是一两句话说说的,虽然现在他们发下去了不少粮食,但也就是少饿死一些人而已,想要吃饱还有点困难。
而且眼下已经是秋天了,再过一两个月就会进入冬季,到时天寒地冻,缺衣少吃的百姓们怎样才能不被冻死。
一行人对此进行了讨论,不过师爷他们对此也提不出来什么好办法,宋贞便想吃的这方面,除了发下去的粮食,她是否可以让赵首长传递过来一些挂面之类的,这些东西便于保存而且又充饥,比让百姓们挖草根啃树皮强多了。
至于保暖问题,想来周君很快会弄过来棉衣,而且她也可以向现代求助,让他们传送一些羽绒服之类的。
不过有啥事都找现代求助,不知道赵首长他们会不会觉得她很没用。
宋贞以手托腮想了想,不过随即她就释然了,觉得她没用就没用吧,本来她不就是个没什么用的脆皮打学生。
有了想法后,宋贞接着说第二个目标:“第二就是咱们县的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县发展的根本,如果大家不读书识字、不明理辨是非,就算有宋贞的努力,那固宁县至多也就是吃穿不愁,想发展成为一方富甲之地就不大可能了。
挤身庙堂这些暂且不说,就算你经商做生意也得识字会算啊,不然不得跟城东的裴老汉一样,被人坑的连衣服都剥走了,就穿着一条裤衩子回家。
说起这些,师爷、老马头这些当地人深有同感。他们这地方穷,穷则思变,不少人也想过出去经商,但回来的基本都跟裴老汉一样因为不识字被人家在合同上做了手脚,被坑的老惨。唯一一个挣钱的还是之前那个挨打的那个王老三,但他是挣到钱了,却是被人带坏染上了赌瘾,最后还不是把家里败个精光。
如果他们识字会算,明辨是非,也不会被坑那么惨了。
师爷又想到更多,如果能培养出来几个有出息的,他们被举荐进庙堂后,那可都是他的人脉啊,以后他的仕途必然一帆风顺,说不定还能当上国君的宰相呢。
师爷在这儿想的美,宋贞已经列举出了具体方案。首先建学校,其次找先生。建学校的话固宁县空地多的是,但宋贞不想建成土坯房的教室,这就需要引进烧砖技术。找先生的话倒是还好解决,或是找找县里有没有识字的,或是高价从外面聘都可以。
说起花钱,师爷和老马头他们还是有些心疼,不过想了想他们家大人那么有钱,也就没有提出反对。
第三个目标就是固宁县的兵防了。现在固宁县穷的掉渣,守城兵全是老弱病残没什么问题,可以后固宁县发展起来了呢,每户家里都有余粮和家当,就不怕哪里窜出来一伙盗贼?
更何况宋意告诉过宋贞,大盛朝存在不了几年就会覆灭,介时整片大陆陷入战火,他们更需要兵里保护固宁县百姓的安全。
不过战争啥的这些宋贞没说,只强调了强盗匪寇。大伙想到以后的粮食棉被可能会被强盗抢劫,都对宋贞的这第三个目标表示无比赞同。
目标说完了,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
明天宋贞下到各个村里督促百姓们种植发下去的粮食,顺便把整个固宁县的地势情况拍下来,让现代专家给规划出一条运河。
宋贞心里打着小九九,她之前去通河县的时候就相中了人家的运河,她也不求固宁县和通河县一样能运进来船,只要能通过来一条水满足百姓们的灌溉就行。
师爷就和老马头留在县里清理出两块场地,一块用来建学校,一块用来操练士兵。还有现在的守城兵也得筛选一下,老弱病残就不要了,给他们一笔安家费让他们各自回家。另外再在全县内招兵,凡应召者,每月发银一两,精米一石。
没人反对,旁边的林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