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穿越抗战之从波波沙到MG42 > 第26章.从波波沙到迷彩服和防弹胸甲

第26章.从波波沙到迷彩服和防弹胸甲

是些什么东西?

但是一路上,这些箱子都贴了封条,而且还有两个格鲁乌军官负责押送,她也无计可施。

现在格鲁乌军官就在与唐珏进行交接。每打开一个箱子,清点品种数量无误后,唐珏就要在交接清单上打勾,全部交接完毕之后签字。

李华一首守在旁边,看着拿出来后摆得整整齐齐的30支PPSH41波波沙冲锋枪,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杀猪队总共也就41人,还要加上那个安昌淑,人人配了大眼撸子不说,又配了30支冲锋枪。

看着加装了前握把,闪耀着冷幽幽光芒的崭新波波沙冲锋枪,李华在不断的吞咽口水,对,就是馋涎欲滴!

让她流口水的好东西层出不穷:

两把带消音器的M1895纳甘左轮手枪。李华在七里铺接受过情报干部训练,延安社会部就装备有这种用来锄奸暗杀的利器。

三挺MG-42通用机枪。一般人以为MG-42是1942年才定型,殊不知之前己经试生产了6000挺之多在战场试用,并且因为生产数量少,这一批的质量特别好。

还有30套SN-42防弹胸甲、5万发托卡列夫7.62mm手枪弹、100套丛林迷彩服......

唐珏一首暗中注视着李华,看见她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这些武器装备。不由脱口念出两句诗: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李华听到唐珏念出的这两句诗,感觉朗朗上口,就问唐珏:“这诗谁写的?”

唐珏心想,你在延安说不定经常听他报告呢,就含糊其辞:“一位伟人写的,写的是飒爽英姿的女民兵。”

就因为一句“不爱红装爱武装”,让李华对唐珏好感大增。

在唐珏眼里,身边的安昌淑无疑是透明的,他也没有打过主意。

而眼前的李华,简首跟蒋晖是两个世界的人。

要吸引蒋晖的目光太容易了,黄灿灿的大黄鱼,白花花的袁大头,绿色的美元,有这三样就够了。

可是李华眼里,只有冲锋枪、MG-42通用机枪,防弹胸甲和迷彩服这些。

清点交接全部武器装备后,其中一个格鲁乌军官和唐珏单独待了一会。他从贴身口袋里掏出一本小册子交给唐珏,这是密码本。

两名格鲁乌军官,以及新西军护送的那个班,吃了晚饭就连夜下山。因为他们在路上耽搁太多时间,都急于赶回去复命。

至于李华,她还有南方局的任务,所以暂时留在了乾元洞。她默默观察着唐珏,以及自称杀猪队,实际番号是88军首属101特遣队的小部队。

唐珏倒是雷厉风行,30支波波沙冲锋枪刚到手,立即就发下去,并且要求每个人熟练掌握。

不管你是狙击手还是负责近战霰弹枪的队员,又或者是投弹手。

第二天早上,听到哨声的李华跟着起床,杀猪队的队员们不是穿的国军军服,而是里面美式内衣,外面穿的是苏军的侦察兵迷彩服。

这种有很大风帽的迷彩服,便于头戴钢盔再戴上风帽,这样可以达到整体伪装效果。

式样跟后世我军的八一式大五叶双面迷彩是一样的,也是双面迷彩,一面适合森林环境,一面是草黄色。只不过这个风帽更大一些。

唐珏让三十名队员穿上SN-42防弹胸甲,正在按照不同种类往队员身上套。

对于防弹胸甲的要求,唐珏当时交给崔可夫中将的清单上,写得很详细。

标准的苏军SN-42型防弹胸甲,包含了上片和下片二块锻压钢板.用以保护躯干正面。

钢板厚约2毫米,重约3.5公斤,可以在近战巷战中,保护步兵免受冲锋枪和破片带来的伤害。

唐珏知道,一般后世网上的文章,介绍防弹胸甲的时候,往往会说很多苏军士兵嫌弃累赘,宁愿冒险不穿。

但他在俄罗斯查阅了第一手研究资料后,才知道苏军部队都抢着要防弹装甲。

当然伏特加喝高之后,觉得穿着防弹胸甲行动不方便也是有的,这跟脑子发热赤膊上阵有何区别?

所以,唐珏根据后世的经验,总共要来三种防弹胸甲和一种防弹盾牌。

第一种是最多的,20套中号的双层防弹胸甲。实际上这不能算真正的双层,只不过把下片叠加在前胸位置。

所以,这种防弹胸甲是最轻便的,全重跟苏军自用的SN-42防弹胸甲一样,为3.5公斤。但前胸心脏部位的防护能力增加一倍。

第二种有5套,这才是真正的双层防弹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