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唐珏望向众人,尤其是几个新兵:“大家明白道理没有?”
老兵都懂这个道理,随时要记得自己枪里弹仓或者弹匣还有多少子弹,做到心里有数。
要是端着即将打光子弹的波波沙冲出去,会送命的。
然后唐珏皱起眉头:“你的本名仁清培楚有些拗口,战斗中其他队员搞错名字可不行。
这样吧,你们是起一个汉族名字还是起什么绰号外号的?”
这两三个月以来,康巴新兵的汉语倒是都能勉强交流,但都是用的原来的名字。
几个康巴新兵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一阵后,提出起外号。他们要求起十八罗汉里面的名字。
有的想叫降龙罗汉,有的想叫伏虎罗汉,还有托塔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
结果其他老兵新兵都起哄,说不好听,最终给他们5个头上安的是过江罗汉、芭蕉罗汉、看门罗汉、挖耳罗汉、开心罗汉。
像战斗中摔了个仰八叉,对着便衣队长尸体扫射40多发子弹,长得最壮实的仁清培楚,外号就是看门罗汉。
这些康巴汉子倒也朴实,虽然感觉这些外号怪怪的,但是想着都是十八罗汉的名字,也就认了。
这次在桃源镇,又缴获了三部电话机,1000米电话线和1000米电线。
七九子弹有5000多发,7.63毫米毛瑟手枪弹2000发,巩式手榴弹100多颗。
另外缴获了两挺捷克式,不过都是大沽兵工厂仿制的。另外30多支步枪中有汉阳造也有老套筒。
驳壳枪也缴获了11把,大都是是国内仿制的,但是其中有一把20发固定弹仓的西班牙大肚盒子。
李华在乾元洞,接到拦路石那里哨兵电话通知,说用望远镜看见队长他们己经到山脚下了。
她就带着安昌淑一起到拦路石那里去迎接,远远看着队员们肩头扛的捷克式和步枪,李华心里乐开了花。
她己经把这些缴获的武器都算做自己的,这两次行动下来,缴获的武器可以装备一个连了,外加一个武工队。
李华可是知道的,八路军很多连队,两个人还合不到一支枪。
如今唐珏手上有15000发七九子弹,52000发7.63和7.62毫米手枪弹,阔气得很。
李华也再一次见识了唐珏的超级败家作风。从桃源镇回来,除了机枪手拿七九子弹像泼水似的练习,其他队员一天又打掉了4000发子弹。
搞得李华都不愿意去大锅底看训练了,心脏实在受不了。
但在唐珏眼里,在拼命拿子弹喂队员后,训练效果是突飞猛进。毕竟老兵以前也没有用过波波沙这样的冲锋枪。
黄龙山江西这边和湖南这边都袭扰过了,也颇有斩获,就该轮到湖北这边了。
唐珏觉得队员们训练效果不错,毕竟大都是打过几年仗的老兵,所以这次要加码,大白天行动。
这次李华坚决要跟着行动,唐珏考虑到,行动地点湖北通城县麦市镇,就在黄龙山山脚下,便于撤进黄龙山。
并且,上次他和二叔亲自去过南山镇的马家庄子,经过了麦市镇的,可谓轻车熟路。
加上唐珏实在难以拒绝李华,看着她的眼睛,看着她的一颦一笑,就想起了后世的原蕾姐,所以也就同意了。
但是唐珏有个条件,李华绝对不能参加战斗,必须要他们打下麦市镇后,李华才许进镇子,之前只能躲在镇外看他们行动。
这次依旧是实战练兵性质,选择白天行动,准确说是下午即将关闭镇门的时候。
在麦市镇外的黄龙山半山腰,队员们开军事民主会的时候,大家就在讨论一个问题:
光天化日之下,不可能端着波波沙,大摇大摆通过伪军把守的麦市镇南门。
该怎么发起偷袭或者突袭?而且白天,杀猪队的队员们不能穿军装接近。
就有队员提出了一个方案:“我看见进镇的大路上,经常有马车和大车来来往往,有马和毛驴拉的,也有人拉的平板车。
要是借辆老百姓的平板车,把波波沙和手榴弹这些藏在车上,逼近岗哨的时候,突然拿出枪来,就可以打伪军一个措手不及。
大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这样干了。
大队人马还是躲在半山腰的树林里,几个队员就负责找老百姓借板车。
穿着老百姓服装的二叔和西娃子,从麦市镇侦察回来,就带着几个队员,在离着麦市镇两里远的地方,躲进大路边林子里。
结果,在山坡上的李华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