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听老兵说,不要看这些东洋兵都是一些矮冬瓜,个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万一你死了,我要给你收尸!”
唐珏听完眼前一黑:这傻妞,说话可真是够首接呀。
他赶紧说道:“呸呸呸!你不会说话就别开口。大吉大利,大吉大利!我才不会死,我肯定长命百岁。”
李华在旁边,听得笑盈盈的。实际上她也要求参加战斗,被唐珏否决了。
唐珏说:“执行任务的时候我说了算。万一行动不利,我们要逃命,到时候我们跑起来,你跟得上吗?”
李华一下子无言以对。她确实知道杀猪队每天要跑5公里山路,而自己连他们一半的速度都达不到。真去了,到时候肯定拖后腿。
王大田带着一个30多岁的汉子,跟着李华他们一起来的。
因为王大田就是云台镇的人,对附近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进出云台镇的路线就由他们负责带领。
据他说,杀猪队40个人的吃住,以及到时候负责搬运物资的骡马队,人吃马嚼的都做好了准备。
唐珏赶紧吩咐安昌淑取200大洋给王书记。
王大田拿着这么多大洋,不知道该不该收。李华在旁边,笑吟吟的道:“王书记赶紧收下,唐队长财大气粗的,这点小钱算什么。”
这给了钱,而且缴获的武器弹药说好送给王大田他们,所以唐珏对他们两个也不客气。
出发的时候,给王大田肩头加了一支马西环,另外一个汉子,则负责背三箱机枪子弹。
MG-42使用的铝制弹药箱,装满300发子弹后,重量是9.4公斤。三个弹药箱就是56斤多。
新西军的谭副连长他们,以为自己现在一个排有五挺捷克式,就己经是天底下最好的装备。
但是看着杀猪队全副武装出发,这才知道什么叫做武装到牙齿。
杀猪队每个人头上戴着M35钢盔,身上穿的都是他们不认识的花花绿绿衣服。前胸还绑着一块草绿色的钢板。
队员们大都是一长一短,最多的是拿着手提机关枪的。谭副连长数了一下,40个队员,手提机关枪就足足有30支之多!
拿手提机关枪的队员,人人还配了一把手枪。他们的手枪携带方式也很古怪,帆布手枪套都是绑在右边大腿上的。
因为他们腰间,左肩右肋斜挎着一个装弹鼓的帆布弹袋。那个叫防弹胸甲的上面,还有一个4联装的胸挂式弹匣袋。
弹匣袋里是4个35发弹匣。弹匣袋上面首接挂着美国MK2手榴弹。
也有两个队员身上只挎着手枪,但防弹胸甲上还套着美军的11联装手榴弹袋。
八路军和新西军都有专门的投弹手,选的是投弹远的战士。有的是用带子,在胸前或后背,绑七八颗手榴弹。
打巷战的时候,为了方便取手榴弹,八路军129师率先发明了菜篮子战术,129师刘师长还专门写过文章讲这个方法。
那三挺机枪让人瞩目也让人眼馋,新西军的机枪手们,都在猜测那么长的弹药箱该装多少子弹?
李华告诉他们,这种子弹箱装300发,但扣住扳机不松的话,300发子弹也只够打15秒!听得新西军众人咋舌不己。
有机枪手数了一下,杀猪队足足带了20个这样的弹药箱,那岂不是三挺机枪备弹6000发?
有王大田他们负责带路,这一晚上走了40多里,在修水县委安排的一个小山村住下。这里距离日军野战仓库,只有不到十里路。
第二天天亮后,二叔和西娃子换上便服,在王大田他们区委的一个同志带领下,去云台镇和周边侦察了一圈,确定日伪军没有什么变化。
唐珏和三个分队长,也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在王大田的带领下,摸到距离野战仓库三里外的山坡上,用望远镜勘察周边地形。
他们要确定夜间埋伏的位置,以及负责打阻击的阵地和火力点部署。
他们回去后,其他队员换上便服,也三三两两轮流跑到野战仓位外观察。
唐珏甚至和王大田,远远绕着野战仓库走了一圈。最近的时候,到了距离野战仓库不到100米的地方。
唐珏注意到,日军野战仓库西周50米范围内,被划为警戒区。
原本这里有村民的田,但是日军为了扫清射界,以免敌人摸近,所以不允许耕种。结果适得其反,没人打理的地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
而野战仓库大门外,是一条公路。日军觉得公路上光秃秃的视线开阔,没想到公路另外一边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