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穿越抗战之从波波沙到MG42 > 第54章.夜行

第54章.夜行

刘治汉能认得出大多数队员拿的是苏制手提机关枪,还有两人肩头扛的是德国机枪,因为国军也有少量装备德国的MG13机枪。本文搜:E小说 exiaos.com 免费阅读

还有两个肩头扛着的枪,连他都不认识。哪有那么粗管子的枪?难道是刘易斯轻机枪?

但是刘易斯轻机枪的铝制散热筒还要粗一些,另外刘易斯轻机枪是47发弹盘供弹,这个枪明显是装弹匣的。

另外,作为观察细致的外勤特工组长,他还注意到,有5个人在左肩那里,有一台不小的机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刘治汉还注意到,杀猪队人人都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头上戴的是德国M35头盔,胸前还有一块草绿色的钢板,脚下全是胶鞋。

这时候,连他都不得不承认,至少杀猪队的装备和这身行头,是超过军统别动队的。

因为刘治汉在制定营救计划的时候,军统别动队的一个中队,也只不过能拿出10支汤姆逊,其他队员就是人手一把20响,火力肯定是不如杀猪队的。

刘治汉把这些疑问藏在心里,打算找机会搞清楚。

等唐珏明白行动路线,他向唐珏表示:“这条路线都己经安排好,算了一下昼伏夜行花两天的时间就能赶到徐沟县。”

刘治汉有些自傲,能在日占区提供一条,可以让几十名武装人员安全行动的路线,只有军统做得到。

当然他不知道,但是唐珏从抗战历史中知道,八路军新西军经常组织人员通过日军的封锁线,丝毫不比军统差。

不过唐珏也承认,军统也许在农村,跟广大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但是军统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足够的经费加庞大的人员,能办很多事。

但是唐珏要求化名小李的彭克明,把夜里的具体行动路线提前说清楚。

刘治汉和彭克明有些奇怪,既然他们己经在带路了,唐珏要提前知道具体路线干什么?

唐珏就说,他们要在队伍前面派出尖兵,而且左右侧翼都要派人平行警戒,后面也要安排后卫。

刘治汉有些不以为然,他们军统安排的路线,难道还会发生什么问题不成?

不过在他们出发前,站长给他俩敲过警钟,让他们一定要配合好杀猪队,免得得罪他们背后的美国人。

所以刘治汉虽然面色不愉,还是让彭克明把晚上的具体路线告诉唐珏。

唐珏就安排杀猪队的两名尖兵提前出发。这两名尖兵是由邱永荣和一个88军的老兵组成的,再带上了土狼。

邱永荣没有拿着马西环,而是带着一支德利尔点45消音卡宾枪。另一名老兵则是端着波波沙,左肩这里绑着SCR-536步话机。

而且在他的防弹胸甲上面,套的是美国11联装手榴弹袋。因为确定昼伏夜行后,夜间遇敌使用手榴弹更好。

等尖兵先出发几分钟后,唐珏下令出发。下山后,又分出两组人,一左一右跑开。

刘治汉注意到,每组人由两名队员组成,其中有一名队员左肩都绑着那个不明白用途的机器。

他望向队尾,估计后面也有一组后卫,5个左肩绑了机器的队员,现在只剩下唐珏身边那个小传令兵了。

这一出发,刘治汉发现自己居然跑不过这些杀猪队员,不要看他们每个人还背着一个大大的背包。

只有队伍里面的一个女人稍微慢些,但她走一会就可以休息。因为随时有两名据说是康巴藏族的壮汉跟在她身边。

不但替她背着急救箱之类的东西,而且其中一名壮汉还背着一个L形的木架子,那个叫宁荔的中尉军医,累了就可以坐上去被背着走。

杀猪队的人,还贴心的准备了一条腰带,这样绑着就算是宁荔坐着睡觉也不会掉下来了。

这个方法还是苏大牛想出来的。因为都知道宁荔走夜路肯定会拖慢大家,但也不可能用担架或者做个滑竿抬她吧?

结果苏大牛说老家山路难行,有时候杀猪了就是这样捆着半片猪下山去卖的。

当时大家都笑,宁荔却不在乎,管他是背猪还是背羊,这样坐在上面行军最好不过。

走到一路岔路的时候,刘治汉正准备让彭克明跑到前面去,通知尖兵选哪条路。

这时候,跟在唐珏身边那个十五六岁的小传令兵,左肩上的机器里传出声音,小传令兵倾耳细听又说了两句后,就向唐珏报告:“前面出现岔路,尖兵询问走左右哪条路?”

这让刘治汉大吃一惊,杀猪队居然有随时能通话的机器,他能猜到这肯定是美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