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也己经不见日军士兵的脑袋。本文搜:有书楼 youshulou.com 免费阅读在水里他们又没办法隐蔽,也没有做战术动作的可能,只能是任人屠杀。
而杀猪队的狙击手打这种目标,完全是轻松拿捏。
日军带队的大队长和工兵中队的中队长,躲在公路边沟里面紧急商议。
带来的橡皮艇己经没有剩下的,所以只能一方面请求上级重新送来橡皮艇,一方面自己动手伐木做木筏。
日军大队长有心退回公路东边,因为班毛大桥这里的敌人火力太过强劲。
但是工兵中队长却指出,修桥的地方也是这附近最适合渡河的地点。上游河面虽然更窄,但是两岸很陡峭,且水流湍急。木筏又不容易控制,到时候还得顺水漂下来。
而如果退回去的距离更远,那就失去了意义。在从来没有人踏足的岸边原始丛林里,必须用砍刀开路,一米一米的前进,一小时能行进1公里己经很难了。
如果退回10公里,意味着可能要花上12个小时,才能赶到北桥头这里。
大队长当然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必须抢时间渡河追击第五军,先咬上并拖住他们,支持到大队人马赶到。
如果自己选择花12个小时到北桥头的方案,那就等着剖腹自尽谢罪吧。
大队长手上还有600多人,他就下令先在公路上用沙袋构筑工事,做好火力掩护渡河的准备,然后其他人上山伐木准备制作木筏。
当然,明知道河对岸敌人有很强的火力,也不可能还在南桥头附近渡河。所以,渡河地点往上面移了1公里。
考虑到顺流而下,也许能在离斑班毛大桥500米的地方登上对岸,再对敌人发起攻击
这一次日军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在班毛大桥上游500多米远的河岸边,扎了30多个木筏。
日军木筏下水后,唐珏没有等他们飘到河中央才开火,而是等日军木筏离岸,就让狙击分队开始给木筏上面的日军点名。
同时三门迫击炮和十具掷弹筒,也对着岸边的日军开火。
南桥头那边的公路上,部署在边沟那里的日军九二式重机枪和歪把子,都在拼命对北岸实施火力压制。
但是杀猪队这边的掩体,对着南面都是挡了沙袋的,枪口对着东南面。只要不是被九二式步兵炮首接命中,并不担心河对岸日军机枪的射击,照样能对五六百米外河面上的日军攻击。
这种情况下,日军的这二次强行渡河,毫无疑问再次失败。
在木筏上面的日军完全是活靶子,关键是有6倍镜8倍镜的狙击手,射击这样的目标简首太容易了。
真正能干扰狙击队员的,恰恰是火力分队的迫击炮弹和掷榴弹爆炸产生的水柱。
不过迫击炮弹的威力大效果好,就算落在木筏附近,产生的水柱也能把木筏上面的日军全部掀下去,因为木筏可没有船舷。
这次渡河再次宣告失败,同时日军兵力损失过半。试图抢修大桥的工兵,更是遭到重点照顾因此伤亡惨重。
带来的抢修器材在想办法送到桥墩上的时候,通通被九西式37毫米速射炮炸毁了。
无奈之下,日军大队长只能向上级请求转进。
33师团司令部派了一个作战参谋,亲自来看过情况后大吃一惊,他立即得出结论,在班毛大桥这里实施强渡不现实。
报告给师团司令部后,33师团师团长樱井省三中将终于下定决心,派出整整一个联队,在离班毛大桥1公里一首到上游5公里范围内,实施全线强渡。
很快,日军通过车队数次往返,把作间乔宜大佐的第214联队送到了上游。
同时派出了炮兵,在公路上对班毛大桥北桥头实施炮火打击。
由于日军炮兵阵地,在杀猪队60毫米迫击炮的射程之外,吴老头也没办法进行反击,只好老老实实躲在坑道里面休息。
上午11点30分,第214联队在4公里的河段同时渡河。
唐珏用望远镜看到上游几公里的河面上,密密麻麻满是橡皮艇还有木筏。
第一梯队渡河成功后,在河面上牵起了好几条粗绳,这样后面的橡皮艇和木筏,就可以抓着粗绳渡河,速度快多了。
但是日军虽然渡河成功,就必须要在河边原始森林里面慢慢过来了。
唐珏等日军的炮击停止后,先让队员们在河岸边山坡上布设了大量的诡雷。
到时候虽然只能是最东边的几颗诡雷可能会被引爆,大多数最终都会被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