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六号,娘子关还是失守了。
板垣征西郎乐开了花,他正面攻势是一点没突破,所谓‘钢军’,只能在忻口正面磨洋工。
结果喜从天降,二十师团从娘子关打开了局面,也让板垣征西郎有了继续立功的机会。
不然,后面的泰源战役,估计都没他什么事儿了。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忧,得知这个消息的李志傻眼了。
他没想到,自己己经多次提醒的娘子关,还是按着历史巨大的惯性,在这一天被日军打开了。
但李志并没有失落,亲身经历了忻口会战的他,忽然就明白了很多事情。
后世部分人对于忻口战役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就说阎西山吧,他不是不听劝告不顾娘子关,忻口战役打到这个份上,他是真没人可派了。
由于中原会战失利后阎西山被常凯申压制,导致忻口会战前兵力不足。
晋绥军真正在娘子关的,只有一个团的兵力。
而阎西山只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中央军的身上。
结果,前后共计十万的娘子关守军,被一万五千鬼子给打崩了。
是不是要怪娘子关守军不好好打?
可看过他们的战绩之后,也很难责怪他们。
在娘子关的守军武器落后,甚至编制都不全。
孙联仲的一个集团军,几乎都拼光了,川军更是损失惨重。
是他们不够拼命吗?
肯定不是。
如果只通过冰冷的历史书来看待这场会战的话,大概率阎老西和卫立皇,甚至于孙联仲是都有锅要背的。
但别的战役不说,这场战争,龙国军队是真尽力了。
这场战争中,日军虽然攻势凶猛,甚至都用上了毒气弹。但龙国军队却是寸土未让,没让日军从正面前进一步。
这样的战绩,是许许多多的将士拿命换来的。
而从战术上,其实也没什么可指摘的点。
国军这边之所以采取被动防守的策略,说白了还是实力不够。
如果主动出击或者与日军正面野战的话,战局崩盘的速度估计更快。
“说到底,是双方的综合实力差距太大了啊。”,李志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10月26日,当接到娘子关失陷的消息后,李志久久不语。
呆呆坐了足足一个小时之后,李志将通讯排长郭智桐叫到身边道:“给卫长官发一份电报,就说马上要撤退了,让卫长官一定做好部署,防止部队在撤退中溃败。”
“是,营长!”
与李志心情一样糟糕的,还有接到李志电报的卫立皇。
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他接触的层次自然比李志更高。
而身为常凯申“五虎上将”中最能打的卫立皇,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其实早就己经有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