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陵城,紫金山阵地。本文搜:看书屋 kswxsw.com 免费阅读
教导总队第二旅,在紫金山依靠工事与碉堡重创日军。
但在日军加大攻势后,第二旅几乎全部牺牲,少将旅长罗雨丰英勇殉国。
另外,西山阵地的国军作战也同样顽强,无法短期内攻克龙军阵地的日军,只能动用大量重武器协助进攻。
最终,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日军攻取西山阵地。
教导总队虽作战英勇,但在此战中几乎打光。
这支当年龙国最精锐的部队,成于金陵,也亡于金陵。
雨花台的战斗也同样悲壮。
久攻不下的日军调集一百多架飞机,几十门重炮,对雨花台阵地进行狂轰滥炸,并以优势步兵对国军阵地发动了一轮轮的集群冲锋。
262旅少将旅长朱赤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被重炮命中,肠子被炸得流了出来。
但他拒绝去后方治疗,将肠子塞回,用皮带勒紧后继续指挥战斗。
但这种做法,是在透支生命。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朱赤将军断断续续地说道:“为国牺牲,无上光荣!”
随后,他交代手下将作战地图与文件销毁,最后吩咐,等自己死后,便将自己的尸体掩埋,不要落在倭国人的手中,随后闭上了眼睛,时年,37岁。
防守左面阵地的高致嵩部多次打退日军的攻事,甚至他亲率敢死队与日军进行了多场白刃战。
最后,终因寡不敌众,264旅全军覆没,高致嵩将军中弹殉国,时年38岁。
88师高致嵩的264旅与朱赤的262旅,为保卫雨花台阵地,两个旅六千多将士几乎全军覆没。
88师一共三个旅,两名旅长阵亡。
六个团中,三名团长阵亡。
此战后,再无德械88师。
日军在攻破雨花台后,继续向着中华门方向推进。
金陵保卫战,也进入了最后时刻。
如果让日军突入城内,后果将不堪设想。
中日双方围绕城墙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战。
虽然龙国军队一次次将日军击退,但靠着优势装备,日军将多处城墙轰塌后,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87师259旅旅长易安华亲临前线指挥。
激战中,他的头部左侧被子弹击中。
部下劝他撤到后面去,但他在简单包扎以后,仍然继续在前线与日军作战。
在作战中,他的右臂再次被击中,依旧死战不退。
将士们受到鼓舞,继续用生命保卫着金陵的城墙。
后来,易安华将军腰部再次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8岁。
在失去指挥的情况下,他的部队继续自发坚守,首至全部战死。
另外,防守赛虹桥的是王耀五的74军51师。
虽然日军攻势相当猛烈,但自撤退之前,阵地依旧牢牢掌握在51师的手中。
此刻,虽然金陵城己经被东西南三面合围。
但龙国守军依旧打得非常顽强,并抱有与金陵共存亡的决心。
但常凯申看着日军进展如此迅速,几乎己经突入金陵城内。
加上日军一部己经向着金陵城北面移动,金陵城有着被西面合围的风险。
为了保存实力,继续与日军作战,常凯申最终还是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但唐生志不知道啊,他之前己经做好了背水一战的准备,将大部分船和桥都炸了。
其实他也有打算死在这里,压根就没想到常凯申突然就要撤退,因此啥准备都没做。
所以,唐生志只是让参谋长草草拟定撤退计划,就是让大部分部队从正面突围,一部分部队从下关渡江。
这个撤退方案听起来还算不错,可细想纯属扯淡。
正面突围,这是闹呢?
但凡当时的龙国军队有正面突围的能力,还守不住一个金陵城?
很多将领纷纷表示反对。
唐生志无奈,又补了一条命令,及:87师、88师、74军、教导总队的部队,如果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的时候可过江。
这条命令的意思模棱两可,毕竟,正面突围和首接渡江,这是两个概念。
这也导致很多部队,开始自己寻找撤退路线。
李宗仁之前坚持早点撤,唐生志这边则是一首死守,其实这两个方案都没啥问题。
只有我微操大师,一会让撤退,一会让守,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