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什么独立团,德械兵团啊! > 第139章 晋省增兵

第139章 晋省增兵

“好的,不光是装甲兵要扩军,其余部队也会扩大规模。本文搜:狐恋文学 hulianwx.com 免费阅读赵政委,孔副团长,最近招兵的事情,就辛苦两位了。”

“那团长,咱们这次的扩军计划是多少呢?”,孔捷询问道。

李志思考了一下说道:“我回来的时候看了一下,最近几个团给我们送来的粮食物资不少啊。这样吧,规模就暂定为战斗部队一万人,后勤加兵工厂人员定额就在一万五千人吧。”

也就是说,李志的这个俞家岭军区,在第二次扩军之后,兵力就达到了两万五千人。

单兵工厂与后勤的兵力就占了一万五千,这些人是不上战场的。

这就意味着,实际上能作战的兵力只有一万人,两者的比例是一比一点五。

从比例上看,独立团的后勤部队过于庞大了。

其实说实话,这个比例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不算高的。

大家经常听到,在古代动不动就是几万大军,十几万大军,其实这其中,是将后勤人员给算上了。

古代军队后勤人员的占比,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如果在地形不便的地方或者远离核心区的边疆作战,这个比例甚至能飙升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也就是说,一支部队之中,大部分都是后勤运输人员,真正能打仗的人并不多。

到了现代,部队的后勤人数比例有所下降,但比例依旧很高。

独立团扩军后的编制几乎相当于一个半师。

所以,就拿1940 年德三帝国的步兵师为例,总体人数约在 1.6 万 - 1.7 万人之间,战斗人员和后勤人员间的比例大约为 1:2 到 1:3。

酥俄军队在战争前期由于种种原因,后勤保障比起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来说体系相对较弱,步兵师中占比在 1941 年 7 月曾达到 17.8%。很明显,这个比例很难给酥俄部队提供良好的补给,这也是酥德战争前期,酥俄军队崩盘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后期酥俄军队随着战争的进行有所下降。但从高加索进攻战役的经验来看,在山地作战条件下,战斗人员与后勤人员的比例最好达到 1:2 才能给军队进行比较好的补给。

至于镁国,众所周知,镁军的待遇在战争中是最好的,后勤保障也是最完善的。

镁军陆军中后勤和机关人员占比较高,在陆军师当中,以 1.7 万人左右的师级单位为例,真正的步兵战斗人员占比可能在一半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镁军的后勤人数占比虽然不是最高的,但他们却是第一个能够做到全机械化后勤的部队。作为这个时期最强悍的工业国,国内的供应体系也是最为强大的。

其实细算起来,独立团的后勤人数比例虽然在一点五,但其实并不高。

这其中,还要去掉七千多人的兵工厂工作人员和技工。

实际参与保障的后勤人员,其实只有七千多人。

虽然独立团这边人少,但根据李志的规划,他们的保障能力其实并不弱。

这就得益于在之前培训的大量卡车司机己经成功在“驾校”毕业,大部分的运输都由由载重量更好,机动性更强的卡车来完成。

这些人现在虽然还称不上“老司机”,但己经可以正式投入到物资运输的工作中去了。

在金陵惨案的事情发生之后,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国内对于日军的罪行都是悲愤不己,就在这个时候,晋省的一场胜利,稍微冲淡了国人愤怒的情绪。

大家得知一万多头日军被吊起来进行公祭之后,都感到大大地出了口气。

李志和独立团的名字,也再次出现在了全国人民与倭国人的视野之中。

一时之间,全国上下对于李志的赞扬声络绎不绝。

而日军那边,则是首接炸了窝。

李家镇外围一战,加上泰源攻守战,华北派遣军第一军的老班底,几乎都打没了。

当然,这里也要说一下。因为日军还需要抽调部队在别处作战的关系,之前华北派遣军的编制并不完全。

两万出头的总兵力,甚至还不如一个甲种师团的人多。

而这次,日军认识到了晋省战局的重要性,于是也加强了对于华北派遣军的配置。

除了原有的第14师团留在晋省之外,之前被寺内寿一调过来参加泰源攻守战的第109和第106师团被调走。

寺内寿一将第6师团与第20师团调了过来,并给第一军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