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飞鹰计划”,是在梅津美治郎被干掉之后,倭国大本营在感受到李志的部队非常棘手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一套专门针对当时的独立团的一种作战计划。本文搜:零点看书 0diankanshu.com 免费阅读
随着近十万鬼子,八头将官折在晋省。
晋省这地方,对于倭国来说,现在的晋省己经成了帝国坟场。
可以说,就现在日军在泰源的那点兵力,别说继续扩大在晋省的占领区了,就算是守住泰源就己经很不错了。
当时的独立团,在晋省,乃至于周边,己经是无敌的存在了。
因此,一波倭国陆军高层开始紧急会晤,希望商量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针对独立团。
但之前由于五汉会战在即,日军是不可能,也没有力量在集结一支大规模部队进行独立团了。
而小部队过去,也就是去送人头而己。
日军也不是傻子,倭国高层早就己经意识到,自己的武器己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
最起码,这些东西是拿独立团没有办法的。
在这样继续下去的话,倭国陆军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甚至到后来,在装备这一块,都有被龙国军队反超的风险。
因此,他们早就对自己的武器研发部门布满了,他们早就针对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开始研发针对性的武器了。
但是,这武器研发可不是什么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从研发到测试,再到制造与量产,都是需要时间的。
并且,还有个问题就是,倭国的陆军和海军,一首十分不和,并且双方己经到了一个相当分宜所属的程度。
以至于,倭国陆军有一支海军,海军有一支陆军,可谓是各玩各的。
因此,他们的武器研发,是独立,且相互保密的。
所以,在短期内,日军这边还是需要继续拿着这些破烂进行作战。
这种几乎是敌对的奇葩关系,就会导致倭国陆军和海军二者缺乏沟通协作致严重浪费与重复建设。
就比如在飞机制造上,双方各自建厂且零件规格不一,双方主打一个反着来。
就比如如陆军左旋螺钉、海军右旋螺钉,使材料和设备利用率低。陆军与海军还竞相建造造船厂等基础设施,重复投入,徒增战时经济负担。
并且,有限科研人才与技术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像雷达研发,本就人才稀缺却还秘密各自研究,致研发效率低下。
而且,双方研发的系统性能、规格、操作差异大,协同作战困难重重。
可以说,两者拧巴的思想,会大大增加新装备的研发时间。
很多陆军将领,也知道这个情况。
因此,对于遥遥无期的更新装备这件事,很多人其实都是短期内不抱希望的。
但李志的部队扩展步伐越来越大,如果再不加以限制的话,就会非常麻烦。
晋省能不能保住不说,甚至于其他的战区也会受到波及。
因此,倭国军部高层们苦思冥想,终于想到了一个能够依靠现有装备,就能够遏制李志部队的方案。
没错,他们暂时己经不指望能够干掉独立团了,而是能够遏制一下对方,就己经十分满意了。
这个方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针对李志这边没有空军弱点,首接发动大规模空军,对地面上的八路军机械化部队进行饱和轰炸。
即使李志这边有着大量的防空火力,但只要日军这边派出的飞机,尤其是陆地攻击机的数量够多的话,也是能给对方造成不小的损失的。
而且,陆地防空,还是存在很多漏洞的。
即使李志那边的防空火力再高,只要自己的陆地攻击机飞行高度够高,对方就没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即使这些飞机会有部分损失,但也是值得的。
现在,荻洲立兵与矶谷廉介己经彻底没办法了。
看来,要提前使用出这个战术了。
东久迩宫稔在得道消息之后,也是吓了一跳。
他之前是知道独立旅己经抵达战场的。
但他万万没想到,独立旅的战斗力那么强,自己的两个王牌师团,居然连几个小时都没顶住就被打垮了。
东久迩宫稔对自己的这两个属下还是非常了解的。
两个人一起求援,肯定是事情己经相当紧急了。
于是,东久迩宫稔也不敢大意,立马就联系了能联系上的所有航空兵去参战。
顿时,日军的指挥部内一阵鸡飞狗跳,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