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抗战:什么独立团,德械兵团啊! > 第203章 再次招揽

第203章 再次招揽

可以这样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李志越强悍,蓝方这边就越闹心。搜索: 今晚吃鸡 jinwanchiji.com 本文免费阅读

这么大的事儿,小诸葛不敢擅自决定,还是将此事告知了自家老大。

之前,他曾经派遣楚云飞招揽过李志,但没有成功。

当时,此事还让他生气了好一阵子。

他觉得,这个李志实在是不识抬举。

但廖耀相帮李志说了很多好话,让他又开始动摇了。

更何况,李志和他的部队实在是太过彪悍了。

就这个战绩,绝对是硬的不行。

他是真的想将人连部队一起给挖过来。

这次,在收到小诸葛的这个消息之后,他还是犹豫了。

正如小鬼子的阴谋一样,如果李志不为蓝方所用的话,那确实是一个心腹大患。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他必须要看到李志什么什么态度才行。

如果李志真的“执迷不悟”的话,那他从他也不介意“顺水推舟”一下。

于是,这次他便托了李志的老熟人卫立皇,给李志去了一份“劝降信”。

作为招揽李志的手段他开出的条件还是非常优厚的。

只要李志能够“弃暗投明”,蓝方答应他,首接给一个中将军衔,挂集团军副司令的职衔。

李志在继续可以指挥自己部队的同时,还能够得到两个军的兵力补充。

虽然国军那边中将少将多如狗,上将人数也不少。

但一个实职中将,足以看出老常还是很有诚意的。

有人可能就会问了,那为什么老常不首接给李志一个上将呢?

这主要是,国军的上将人数都是定死的。

1935 年 3 月蓝方那边出台了《上将任官施行条例》,其中明确规定了上将的数量。

特级上将仅某老头子一人占据,一级上将设定为 8 人,二级上将为 23 人,并且首批二级上将于 1935 年 4 月仅授予 20 人,后续只能依据空缺来候补,这无疑大大减少了中将晋升上将的机会。

并且,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为适应战争需求大规模扩充,中低级军官数量急剧上升。

中将作为高级军官的关键层级,人数也相应增多。然而,上将名额却未随之大幅扩增,致使许多将领只能停留在中将衔级。

另外,由于战事频繁,军官交替迅速,1935 年蓝方推行职务军衔制度,由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首接任命,流程简便快捷。

各单位纷纷自行任命军官,甚至出现擅自任命后再汇报的情况,这使得职务军衔的变动极为随意,中将军衔数量迅速膨胀,“中将随处可见” 的现象愈发凸显,也让上将名

这就导致蓝方军队的指挥体系较为混乱。

其指挥层级繁多复杂,将官军衔与对应的职务层级严重不匹配。

中将军衔对应的职务层级多达十余种,从整编师师长到总部副职等各类不同职务都可能被授予中将军衔,这就导致中将数量庞大,而上将名额始终固定,形成了军衔与职务的错位现象。

所以,对于很多年轻的国军的指挥官,甚至是名将来说,现在最高佩戴的军衔,也就是中将了。

就比如日后的旧货大队长杜玉明,现在是第五军军长,中将军衔。

后来,他指挥两个剿总,依旧是中将军衔。

但两者职务的差距,那是相当大的。

当然,这个中将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李志这个中将,绝对是这其中含金量相当高的了。

或许是感觉自己这边的筹码不够,也或许是想要机会大一点,到了卫立皇出发前,有收到了这样一份电报。

上面只有一句话:“若对方同意,集团军司令也是可以滴。”

卫立皇看了看这份电报,无奈地摇了摇头。

然后,他亲自前往五汉前线,与李志通了电话。

当接到卫立皇这个电话的时候,李志是懵逼的。

但卫立皇与李志也算老交情了,他话语明里暗里给李志传达了不少消息。

李志一听就明白了,好加好,这是买卖不成仁义也不在的节奏啊。

原本,这件事李志还是想找赵刚好好商量一下的。

毕竟如果所有鬼子一口气压上来,虽然自己这边的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

但要是一个友军也没有的话,确实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

搞不好,自己这边的损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