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一带,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当时三十六师作为德械师,虽面临装备与兵力的双重劣势,却凭借顽强斗志击退日军,这一捷报传遍龙国大地,激励无数国人投身抗日救亡。
金陵保卫战期间,宋希濂于 1937 年 11 月 22 日率部抵达金陵后,肩负起指挥沿江宪警的重任,坚决禁止部队官兵私自乘船渡江。有效维护了金陵保卫战前期的战场秩序。
而当唐生智下达放弃金陵的指令后,战场陷入混乱,各部队竞相渡江逃命。
此时,宋希濂挺身而出,以果敢决然之姿,持枪阻拦企图率先逃跑的孙元良所率第 88 师部队,严令其重回战场继续战斗,并以强硬态度宣告谁敢再退一步绝不姑息。
之后又有条不紊地安排国民党残余部队依次渡江,而他自己坚守至最后一刻才撤离,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担当。
五月份的兰封会战,宋希濂同样表现不凡。
至于这次的五汉会战,宋希濂的部队虽然长期都在连续作战,伤亡严重。
但他依旧率领着最后的德械师精华,在富金山上与小鬼子血拼。
即使李志这次没有来救援,富金山依旧是一场堪称悲壮的战斗。
所以,对于宋希濂的个人功绩,李志是非常敬佩的。
“既然你称呼我一声学长,那我也就叫兄弟一声兄弟了。”,看着独立旅士兵头上带着的M35钢盔,宋希濂由衷地说道:“说来惭愧,国军的德械师虽然叫德械师,但德械装备,也就钢盔像那么回事儿了,其余的装备,还是和日军有着很大差距。
兄弟你的这支部队,才是真正的德械师啊!”
李志看着山上减员严重,各个带伤的国军士兵,一边吩咐医疗队赶紧上去帮忙,一边说道:“不,其实你们也是,等到一百年后,二百年后,甚至更久,人们提起德械师,都会竖起大拇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