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 第225章 出征

第225章 出征

周小姐先端起酒,红着眼眶道:“郎君只管在前方破敌,我们姐妹相互扶持,一定把家守好,静待郎君凯旋。+新?完,本*神`站¢ *追`最′新!章-节^”

魏青雁紧随其后,她举杯看着赵靖,眸中光华流转,眼里泛着泪花道:“后方粮食的事郎君不要担心,我们等着你回来。”

阿依汗端着酒杯,张了张嘴没有说话,虽无言,眼神中的担忧与支持却一般无二。

晨光照着三张美丽而坚毅的面孔,想到此刻在临水忙碌的宋家姐妹,赵靖心头热流涌动,举杯与众人相碰。

“好!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待我踏破合州,凯旋之日,再与诸卿痛饮!”

辛辣的酒液滚入喉中,也压下了一丝离别的不舍。

家宴未散,急促的脚步声打破凝重的气氛。

一名风尘仆仆的驿卒被引入,单膝跪地,声音带着长途奔波的嘶哑:“报大人!鸡鸣关急报!流民先头已有数千之众涌至距离鸡鸣关不远的泥溪!”

“泥溪县知县恐惧流民,命人驱赶,引起暴乱。若是放任这些流民奔向吉和,恐怕局势会失控。刘大人请命,是否需要他领兵将这些人在半路上截住?”

还没到这里便已经起了暴乱,周小姐等三人闻言立刻面色凝重地站了起来。.零`点-看′书/ ·已?发?布*最^新~章\节*

厅内瞬间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靖身上。

流民,这柄悬在头顶的利剑,终究比预想中更快、更沉重地落了下来。

赵靖放下酒杯,脸上看不出喜怒,略一思索便道:“告诉刘争,让他在鸡鸣关外设粥棚,引导这部分流民往鸡鸣关去。”

鸡鸣关城高墙坚,不怕这些流民弄出什么乱子,吉和县这边就不一样了,虽有几处关卡,但都不足以拦住数千人。

赵靖站起来,朗声道:“告诉刘争,在粥棚里,流民缺吃的,就给他们吃的。流民缺衣服,就给他们衣服。但是他们不能越过鸡鸣关半步,但有冲击关门者,鸣镝示警!示警无效,弓弩…上弦!”

“流民要活路,本官给他们活路,但活路不在冲击我的城池、我的百姓上!活路,在合州!”

在鸡鸣关的信使走后,赵靖眼睛扫过周小姐等三人,猛地转身向外走去,大声道:“传令三军,一个时辰后,出发!”

望着赵靖远去的背影,周小姐眼泪模糊了视线,魏青雁任由泪水从脸颊滑落,阿依汗则蹲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d,a′w~e+n^x`u¨e~t_x¨t-.\c^o`m^

临水县,忙碌了一晚,才睡下不久的宋秀娥忽然惊醒,她披衣走出房间,看见东方的熹微,心想当家的这个时候应该出发了吧。

这时宋翠娥悄悄走到她身边,吸着鼻子道:“姐姐,当家的是不是又去打仗了?”

宋秀娥点点头,忽然一滴水落在了手上,她一愣,忙用手摸脸,不知何时已泪流满面。

宋翠娥扑进姐姐怀里,哽咽道:“早知道今天,还不如我们老老实实住在水溪沟呢!”

“水溪沟……”宋秀娥抱着宋翠娥呢喃道,恍惚间觉得那是个遥远的地方,和赵靖一起在茅草屋里的欢快时光也成了遥远的过去。

清晨的微光开始刺目,吉和县城内,沉重的脚步声、甲胄碰撞声、战马的嘶鸣声骤然打破寂静,汇聚成一股压抑而肃杀的洪流。

晨光照在年轻士兵们紧绷的脸庞上,照在街道两旁探着脑袋的百姓脸上。

赵靖一身甲衣站在高处,王器、刘世财站在赵靖的下首。

赵靖最后望了一眼衙署后院的方向,猛地抽出腰间佩刀,雪亮的刀锋在晨光中划出一抹刺目的寒芒,直指东北。

“开拔!”

俞智领着周老爷、赵县丞和县衙的文官们恭敬行礼,目送着队伍缓缓前行。

百姓们簇拥着,追着队伍一直到城外,那些妻儿父母看着队伍里的丈夫、父亲、儿子,一声声地叫唤着他们的名字,祈求上天保佑他们打了胜仗回来。

送走赵靖后,周老爷和郭小德就立刻起身返回了临水县。

周老爷要主持县衙事务和买粮,而郭小德则要加紧打造兵器,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赵靖的兵会越来越多。

这天中午,吉和县四门及各处要道,已贴满了墨迹未干的告示。

百姓们围拢过来,识字的摇头晃脑大声诵读,不识字的焦急询问。

这份告示是俞智写的《告两县父老书》。

“哎哟!合州真丢啦?徐鳌那杀才屠城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