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马皇后
坤宁宫,其中“坤宁”一词出自《道德经》中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为天下贞。_l!o*v!e*y!u?e¨d?u.._n!e.t¨”
而因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尊重,这座坤宁宫甚至还早于朱元璋自己居所乾清宫的修建。
也就在此时,这坤宁宫传来一阵声音道:“重八,你疯了?”
敢这么叫朱元璋,又敢用这种语气和朱元璋说话的,这世上至今也只有一位,那就是马皇后。
纵观历史,千古一帝或许会所争论,但是若论贤后,非马皇后莫属。
马皇后史书上并未记载姓名,民间相传是名叫马秀英,或这是大脚马皇后,有关其记载和传说更是数不胜数。
可实际上这位所谓的马大脚,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能嫁给当时的朱元璋绝对属于是下嫁。
相传,在朱元璋和陈友谅对战时,曾被陈友谅的将军们打伤,陷入重围,当时朱元璋的战友们自顾不暇,根本没有时间理会他的生死。就在危难关头,马皇后赤脚冲了进战场,背起朱元璋逃出生天。@求3|^书+~{帮/~′ ?更°{>新o最_快:^
这段传说,真实性存疑,但却真有一幅画画了此事,历史上当马皇后去世后,朱标还曾靠着这幅画,免了朱元璋的一次责罚。
但就算是刨除掉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马皇后也不负贤后之名。
朱元璋曾把她比作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对她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马皇后却对朱元璋说:“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既然记得和臣妾艰难相守的日子,也请陛下能记得和群臣艰难相守的日子。”
就这么一句“愿得贤人共理天下”,不知道给朱元璋在天下读书人中刷了多少好感。
毕竟那时候还是打天下的阶段,原本乞丐起家的朱元璋在文治上最为薄弱,但是马皇后这一句,立刻便有无数读书人来投。
甚至于在马皇后弥留之际,都曾留下遗言道:“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闲,百官闲德。”
而朱元璋对于马皇后的态度,自然也不负马皇后的贤明。
《明史》有载:“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帝恸哭。?\小;e#说}宅¢?= ]-=最.新a,章(节§更¤新^=?快2
什么样的事情能让一个打了多年仗,杀的人头滚滚的人有这种表现?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感情,马皇后和朱元璋之间的相处,也远不似寻常帝王家皇后和皇帝之间那般生疏。
就见朱元璋跟个兴奋的孩童一般,拉着马皇后的手就往屋里走,一路上碰上的宫女纷纷低头,唯恐自己看见什么自己不该看的,导致自己被挖眼割舌。
而马皇后则是有些嗔怪的看着朱元璋,朱元璋却是嘿嘿一笑,依旧是一脸神神秘秘的模样。
只是等跟着朱元璋进了寝宫,又看着朱元璋神神秘秘的从怀里掏出一根被红布包裹的簪子时,马皇后脸上的嗔怪则真的变成了担忧。
“重八,你莫不是真的病了?”
朱元璋脸上的笑脸顿时便一胯,颇为无奈的把簪子从红布中拿出来,而后亲自给马皇后戴了上去言道:“秀英,这些年倒也是苦了你了!”
其实,朱元璋这个皇帝就算是再穷,也不至于让马皇后身为一国之母,却连个珠宝首饰都没有。
只是马皇后素来简朴,除了一套在重大场合才穿的凤披霞冠以外,平日里多是一身素服。
马皇后是真的节俭,而不是在做做样子,一辈子几十年她都是一贯如此。
稍微值点钱的东西她都会换成银子,去贴补宫内所需,毕竟皇宫里也要开销,而大明的情况又是这样。
“苦什么,现在的日子不是比之前打仗的时候好的多了!”
马皇后看着自己头上的凤钗,脸上闪过一丝喜爱,看得出来朱元璋是花了心思的,只是欣赏了片刻后,便又拔了出来,对着朱元璋说道:“重八,听说黄河又要决堤,国库里正是用钱的时候,你还让银作局打这东西干什么?”
都说皇后统管后宫,可不代表着皇后管的只是皇帝的妃嫔,实际上后宫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机构,尤其是皇宫的里的各种內侍。
马皇后所说的银作局,便是皇宫中的一个內侍机构。
整个大明的內侍可分成,四司八局十二监,其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