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大明:瞎眼五年,朱元璋想登月?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景隆的明悟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李景隆的明悟

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景隆的明悟

朱棣所认为的补,其实就是肉食,荤腥,以及管饱的干粮。′2*c′y/x~s\w/.?o`r*g_

至于蔬菜瓜果?

那东西从来都是豪商富贾,达官显贵才能享用的!

对于古时候真正的底层人来说,蔬菜瓜果,远不如卖了之后,换成三倍到四倍的粮食。

至于一天三顿主粮会不会吃腻,在吃都吃不饱的年代,完全就是个笑话。

所以朱棣的想法也很简单,既然蔬菜瓜果这么贵,那不如直接选择价格稍微高一些的肉食。

而这些肉食,当然也不可能是上好的牛羊肉,而是牛羊的内脏下水,狗肉,兔肉,以及最多的,腥臊的猪肉!

这些肉类,在市场上的处境极为尴尬,真正能顿顿吃肉的有钱人不屑于吃这种低下的肉品。

富裕些的百姓,隔三差五需要肉食,也会选择稍微贵些但是比这些肉更好吃的禽类。

而最底层的百姓,如朱棣手底下的这帮兵丁,那真就是连这种肉都吃不起。

所以还真就叫朱棣捡了个便宜,是肉,但是却还算的上便宜,从曹国公府叫来了几个厨娘,在食堂里架起来一口大锅,玩命的放油放盐,然后把不知道具体是什么的肉和骨头扔进去。,卡|&卡>.小μ,说;{网× ,首±发;e

管钱的李景隆稍微算了一下账,一个兵丁连肉带主粮,每天的伙食费差不多是三十文,这显然已经是一个极高的水准了。

总共七百多个人,那也就是一天二十多两银子,大概相当于吃光一个九品官吏一年的俸禄。

不算多,但是也绝对不便宜,毕竟这只是一天的花销,而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若是一直保持着这种花销,再加上军饷军械的损耗,那更是一笔天文数字。

而这,还只是七百多人,李景隆突然就明白了,周远所说的战争其实说到底比得不过是经济的意思。

也懂了周远为何每当提起大明,总是离不开一个‘穷’字!

“或许我应该和周老师多学学如何赚钱,赚大钱……是了,老师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

李景隆看着兵丁们争先恐后的往食堂里挤的场景,突然转头对着朱棣说了这么一句。

而不当家不只柴米贵的朱棣奇怪的看了李景隆一眼,不解的问道:“你胡说什么呢,卖肥皂的钱不是还有的剩嘛,现在肥皂依旧再卖,赚得应该足够咱们练兵好一阵了吧,怎么你还想要赚钱,以后不想当我的副将,随我南征北战了?”

李景隆缓缓的摇了摇头,想说现在做肥皂虽然赚钱,但这东西总有卖不动的一天,又想说自己确实曾经梦想征战沙场,可是现在却又突然觉得,所谓将领,并不像是话本小说里一样风光。{小±说??宅* ?@免??费D?<阅?.读#~

毕竟现实的战场里又不会有军师能未卜先知,决胜千里之外,更不会有两个武将,阵前单挑,一场战争输赢全在俩人武力如何。

事实上,真正的领兵,多的是杂七杂八的烦心事,考验的从来不是个人武力,而是将领的威信,组织力度,以及最重要的管理能力。

这个管理能力又有的细分,比如后勤的管理和用人的管理,后勤最好理解,为何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不就是因为后方有个萧何,能将这些繁杂又不好整理的事情调和的井然有序。

而用人的管理便抽象了许多,举一个例子就是,一个老师管理一个四十人的班级尚且鸡飞狗跳,而一个将领手下要管理的却是成千上万的人马,而这成千上万的人马干的还是刀剑上舔血,随时有生命危险的事情。

为何当时朱棣害怕那个已经成了风干腊肉的李四调动其余兵丁的哗变,原因就在此。

对于将领来说,能否管好一支军队,甚至和对战机的把控,对时局的判断是一样重要的。

这也是为何李景隆此时,突然觉得当将军好像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这或许也是一件幸事。

毕竟历史上已经证明了,这位大明战神真的不是这块材料……

所以李景隆只是摇头开口说道:“买肥皂的钱,养七百个兵或许足够,可总不能指望靠着这七百个兵来南征北战吧!”

朱棣也是一愣,随后突然又笑道:“那也好,你便随周老师多学学那个什么‘经济学’等你赚到大钱,全给我用来养兵,然后你我合作把大明的疆域打到老师说的那个美利坚去!”

终究是少年意气,在那群兵丁面前,朱棣还要装威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