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我比剧透先登基 > 第125章完

第125章完

【桓玄的性格缺陷暴露无遗。+天¨禧!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这种大事临头的犹豫,放在现在并不容易理解,但放在当时可以说得通。甚至他接受被暂时委派到南三州,可能也是因为这个犹豫。】

【永安终究没有在那个时候迈出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没有自己的子嗣,更是把原本可以作为依靠的琅琊王氏给废了,那她真要为了自己夺权,又能走到哪一步呢?桓玄当然会觉得,他自己还有出路……】

【在这种想法下,和永安的竞争很有必要,但和她撕破脸来斗争,却是正如当年那场曲水流觞宴上所说,是在将胜利送给北方的拓跋圭等人,他不会做。】

【那麽在最开始,永安应该用南三州的前景画出了一个大饼摆在桓玄的面前,让他在同时失去了荆州与扬州掌控权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这个选择,那就是去发展南方。他的一应官员,也就理所当然地跟了过去。】

桓玄:“……”

这种受骗上当的事情有一次两次也就够了,怎麽还从上一次的激将法改成利诱了呢?他是这麽蠢的人吗?

他一边想着,一边也忍不住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随即就听到谢道韫回他:“若是我当日前来当说客的时候,陛下没有称帝,而是受限于身份,反被天幕逼迫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你会这麽果断地杀掉王珣,选择投降吗?”

桓玄皱起了眉头,扪心自问:“……或许不会。”

可能不是或许不会,而是完全不会!

那麽他知道另一个自己在想什么了。

他想要的太多,却遇上了一个从来都没让他翻出手掌的对手啊。

天幕也是这样说的。

【但他大概没想到,他的官员确实很适配南三州的生态,但随着他们耕耘这片蛮荒的土地,并没有让南三州姓“桓”。】

【从来都没有。】

【一方面,海航这件最大的差事一直被牢牢地抓在永安的手中,也就是说,最大的利益进项在她手里,与航运匹配的造船业纺织业,也就顺理成章地是由她的人来负责。人总是要跟着钱走的,桓玄本身家底不薄,但也没法和新兴产业的诱惑力相比。】

【甚至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有相当一部分原本隶属于桓玄的官员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怎样的选择。毕竟,他们归属桓玄,是门生与阅卷官的关系,而他们归属于朝廷,才是真正有公文规定的。那麽,转投永安,应该叫做弃暗投明,斩断牵连,而不叫忘恩负义。】

桓玄:“……”

沉默之余,桓玄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没说错。

【另一方面,俚人接受归化后,朝廷为了平衡各个部落的势力,为了确保他们不会重归山林,再度变成祸患,一定会让他们在当地做官。?z¨x?s^w\8_./c_o.m-这些官员对于开荒阶段和他们打过交道的人有一些敬畏,但不多,更多的还是不耐烦,反而是永安这位远在扬州的君主为他们带来了新的人生,真可谓是明君。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大概就叫远香近臭。】

桓玄:“……”

喂!这说得是不是过于直白了一点?

【此外,还有一批俚人被接到了扬州,进入刚刚正式开办的官学学堂,能近距离感受到永安的教化宏愿,而这些人,正是朝廷属意于送回南三州的后备官员。】

【我们完全可以看到,拥有顶尖人格魅力的君王对于寻常的诸侯来说,绝对是降维打击。】

说到这里的时候,桓玄就只剩下叹气了。

这一点,在他先前仅仅听到天幕陈说的时候,其实没有那麽清晰的认知,但在陛下身边时,却无法不承认这个事实。

在永安横空出世之前,他一直觉得,“天下归心”不过是一句夸张的泛泛之谈,帝王也不过是被世家门阀捧到了台面上的吉祥物,至于这乱世到底何时结束,对于他们这些上流人物来说,从来都没有那麽重要。但永安彻底打破了这个认知,也是当之无愧的定鼎之君。

何况,就如先前永安所问,他作为荆州人,作为后崛起的门阀势力,是不是也曾在官场上遭遇过歧视呢?

大约只有永安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