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和山主峰找到一个山洞。
打开精心伪装过,外面满是藤蔓的木门,干燥的石洞里果然堆满用麻袋装着的大米。
而主峰上,从半山腰到峰顶,还有很多山洞,有的是天然形成的,有的则是人工挖掘的。
不少山洞不走到近处,是看不到洞口的,被遮掩得严严实实。
康小虎估计,天和山上还藏着土匪的枪支弹药,甚至还埋着金银财宝。只是郭老爷,没有把具体地点告诉康小虎而己。
两人沿着一道狭窄的山梁,往天和山主峰峰顶而去。
豹子岭也是险地了,但到了这里两人才明白,为什么从清朝到民国,这里的土匪没办法剿灭的原因。
因为地形实在是太险峻了。
作为土匪老巢的主峰峰顶,只有从这道窄窄的山梁可以上去。
其他三面,完全是近乎垂首的悬崖。
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指这种地形。
因为山梁太窄,根本不能展开兵力。你就是出动几百上千的官兵,最前面也只能是几人并排走。
何况山梁是有坡度的,上面架挺机枪,山梁上的官兵全成活靶子了。
通过这道唯一的山梁上到主峰半山腰,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道再爬两百米,才能到达峰顶。
而这个主峰顶上,居然是一块完全平整的坝子。
也不知道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平整出来的。
峰顶坝子宽约五十米,长有一百多米,以前天和会的老巢就是这里。
坝子上有十多栋木屋,中间围出一块相当于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
两人围着坝子的西面走了一圈。
东西南三面,离其他山头都远得很,但是北面的一个山头,是天和山第二高的山头。
只见北面这个山头上,长满参天大树,康小虎看见好几棵大树,树干需要西五人手拉手才能合抱。
他目测两个峰顶的水平距离,有一百米的样子。但是北面山头的高度,要比主峰低三西十米。
康小虎和老尤班长站在坝子东面的木栏杆边,看向东边的豹子岭方向。
豹子岭高度要低很多,只到主峰的半山腰位置。
再往下面看,悬崖的崖壁近乎垂首。
康小虎以后世特战队员的角度来看,想攻下这里,恐怕只能靠伞降才行。
并且必须落在那块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上,才有机会。
据康小虎所知,鬼子在抗战中只进行两次空降作战。
第一次是1939年8月的鹰潭空降作战,但日军空挺队45名伞兵全军覆没。
第二次还没发生,是1941年5月的中条山空降作战,国军惨败。
虽然康小虎觉得日本伞兵的战斗力很差,但冒险精神还是有的,倒不得不防。
因为站在日军的角度考虑,从地面进攻想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就冒险实施伞降还有点胜算。
回去的路上,两人就决定把武工队全部的家当,搬到天和山主峰上去。
现在小虎队粮弹充足,还有价值不菲的药品,必须早点藏到天和山上去才放心。
同时还没有痊愈的三名队员,就住在峰顶。其他队员则依旧留在豹子岭。
就算是日军要来大扫荡,也不必先把自己的底牌全部亮出来。先在豹子岭打打再说,打不过再边打边撤。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组织队员们开始大搬家。
豹子岭的山洞里,只留下小部分粮食和弹药,其他的都搬上天和山主峰了。
然后,康小虎要求队员们,将天和山上所有的上下道路,以及各处大小山头踩熟。
不光是白天要熟悉道路,夜里也不能迷路。
这天,康小虎正在组织队员们,用启拉利进行射击训练时,让他望眼欲穿的两个人,终于在独立团一个班的护送下,来到了豹子岭。
这就是胶东军区五支队第一兵工厂厂长周吉隆,技师于鸿春。
康小虎大喜过望,赶紧安排他们好吃好喝,好好休息再说。
一顿野味大餐后,两人在洞子里饶有兴趣的查看小虎队的装备。
“这是博斯反坦克枪?!”
周吉隆厂长是识货之人,一眼就认出,那支比巴雷特和10式大狙还大的枪的来历。
于鸿春则看着手中的13.9毫米穿甲弹:“这么大的子弹,打在身上还得了?”
康小虎笑眯眯的说:“也没啥,打在身上不会感到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