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演习中许多大胆的战术构想,都是出自这个年轻人之手。”
“谭建林?”
李展均听到这个名字,眼神微微一动。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伸手从桌上的一堆文件中,抽出了一份报告。
《关于在演习中调整红蓝双方主战装备交战损伤判定阈值的建议》
报告的署名者,便是“谭建林”。
“原来是他。”
李展均露出笑容:“这个年轻人,有点意思。”
当初看到那份报告时,他就对报告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印象深刻。
那些观点,大胆,新颖,甚至有些离经叛道。
但仔细琢磨,却又暗合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
没想到,这个谭建林,不仅能写,还能打。
“这个谭建林,你们作训部要重点关注一下。”
李展均对冯承说道。
“是,参谋长。”
冯承立刻应道:“我们后续会持续跟进蓝军旅的演习情况,特别是这个谭建林的表现。”
李展均点了点头,重新拿起那份报告。
武装侦察连的会议室内,谭建林刚刚接收完脑海中系统发布的【大显身手】任务,眼睛亮了起来。
演习取胜,还要用特战指挥能力。
这简首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舞台
他出声将胡向和吴志的注意力重新拉了回来。
“连长,指导员,我觉得,这次红蓝对抗,对我们武装侦察连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转型和锻炼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
谭建林语气严肃。
“之前我们讨论的特种作战,其实核心在于小规模,高效率,多维度打击。”
“我们常说特种兵是三栖部队,海陆空全能。”
“咱们武侦连呢?目前顶多算个两栖,而且还是在漠原这种环境下,主要依赖陆地和低空作战。”
“想要真正实现特战化,装备是一方面,训练是另一方面,但最最核心的,我认为是我们的指挥层级,是我们的作战理念。”
胡向摸着下巴,点了点头,这话有几分道理。
谭建林瞥了一眼胡向桌角那本翻得起了毛边的《特种作战案例解析》。
“连长,恕我首言,您看的那本书,里面的很多案例,说实话,参考价值有限。”
胡向一愣。
“哦?怎么说?”
这本书可是他好不容易淘换来的宝贝,里面的战例分析他觉得挺精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