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彭英杰自认为自己适合带兵打仗,不适合主持地方工作,河西局面迟迟打不开。
确实有这个因素,八路军在地方上的工作体系,有特殊性,彭英杰不熟悉也能理解。
本来师部准备调他去主力任副旅长,彭英杰不去。
除了独立3个团之外,军区组建了骑兵团、警卫营、突击营、特战连。
地方上分成了五个区,组建了武工大队,游击队,开始整训。
表面上看李云飞还是一样,只是军分区的司令员,但是从作战区域、部队来看,太南军区是个标准的旅级架构了。
要是按照区域来说,最好是三个团分成三个部分。
但是,李云飞跟几个老伙计商量后,3个团还是紧紧抱在了一起。
分散了,小鬼子一旦进攻,肯定要撤。
要是抱在一起,小鬼子来了,可以跟小鬼子好好周旋。
李云飞从南下开始,就是这样的思路,几个领导都很赞同。
要是不整合,估计还要再等一段时间,整合了,李云飞心动了。
淇县,是个非常好的点,也是李云飞在河西时最想打的点。
原先,作为副职,肯定要明确自己的位置,现在,不一样了。
喊来田家仁、罗劲松,三人开始讨论作战计划。
彭英杰大部分时间在部队,他闲不住。
李云飞跟政委商量后,在军区成立了太南军区随营军校、教导大队。
彭英杰兼任随营军校校长,从各团、地方工作队、游击队抽调了60人,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学习。
时间三个月,不止学习游击战术,还有理论、指挥能力等等。
政委、副政委、孟主任也经常去讲课,帮着干部提升技能。
“部队己经整训了一段时间,要不要实战一下,检验成果?”
李云飞一说,两人就明白了,司令员闲不住了。
“司令员是想小打,还是要大打?”
“老田,你就首接说,是一个团动,还是全区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