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幢房屋距离周渊易他们所在的位置,目测只有两百米距离,但因为乡间没有照明的路灯,一行人走处很是艰难,狼狈不堪,粉笔好几次差点跌倒,所幸当他们走到一半的时候,忽然看到土路尽头出现了一点光亮,那是一盏灯笼。?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
应该是房屋中的主人知道有人造访,于是拎着灯笼出来迎接。
真是好心人啊。
在这种情况下,周渊易让所有人都站在了原地,等主人拎着灯笼过来再说。毕竟这里老的老小的小,有心脏病患者,又有孕妇,还有不便于行的独腿女艺术家,脚下不隐随时有可能跌倒,一切还是以安全为重。
几分钟后,一个男人拎着灯笼出现在了周渊易等人面前。
这个男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棉大衣,因为灯笼的照明范围有限,周渊易看不清他的相貌,只能看清在灯笼纸的外壁上,画着一朵大大的牡丹。
“哇!牡丹灯笼!”站在周渊易身后的林云儿,发出了一声惊叹。
牡丹灯笼?周渊易不禁想到了聊斋志异里的那个著名的故事。′w¨o!d^e?b~o-o!k/s_._c_o/m*不过鬼故事里拎着牡丹灯笼的是夜会情郎的美艳女鬼,而现在拎着灯笼的却是个男人。
“欢迎各位来到这里,你们需要帮助吧?”拎着灯笼的男人礼貌地朗声说着,他同时也抬高了手中的灯笼,让自己的脸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一件面色白净的中年男人,约有四十多岁,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即使夜风凛冽,依然丝毫不乱,应该是深夜出门时还打了发蜡。他小腹微微隆起,一看就是一副养尊处优的模样。
“谢谢了,请问您府上有电话吗?我们的车出了点故障,想借用一下电话。”周渊易故意将车上发生的状况隐下不提,现在只要能到处电警方就万事大吉了。
没想到这位中年男人却摇摇头,说:“真是抱歉,我这幢小楼里还真没电话,这里太偏僻了,电信局的人不愿意特意迁一根电话线进来,认为那太得不偿失了。而且这里手机信号也极其微弱,时有时无。不过呢,到了白天,就好了,朝西走两华里,那里有一家距离这里最近的修车行。今天晚上,你们可以呆在我的小楼里,外面太冷了,当心感冒。^k¨a·n?s¢h.u·h_e,z_i_.+c·o*m·”
“呃,真是太感谢了,请问先生贵姓?”周渊易客气地询问。
“我姓赵,赵连蒲。”
“哇!您是赵连蒲?是那个写畅销书的著名作家吗?”突然开口说话的,是那位独腿女艺术家粉笔。
赵连蒲脸上露出了微笑:“真是想不到,居然有人知道我这个半红不黑的码字匠,惭愧惭愧!”他抬眼向粉笔望去,见到只有一条的女艺术家后,眼中并未流露出诧异的神色,只是和善的一笑。
说来也巧,周渊易以前也听说过赵连蒲的名字,知道那是一位擅长写作,以离奇情节而著称的恐怕悬疑小说作家。以前周渊易看过赵连蒲的作品,印象还算深刻。真是让人想不到,居然能在乡野荒郊的深夜,邂逅到作者本尊。赵连蒲转过身,拎着灯笼指引着周渊易等人,慢慢向那幢亮着光亮的小楼走去。
几分钟后,众人来到了小楼前。
到了此时,周渊易才发现这小楼造型很是古怪,竟是一幢贴着山壁修修建的三层洋房,而且小楼横截面呈半圆型,应该才装修好没多久,外墙的墙砖新崭崭的。不过,楼上的窗户似乎都很狭小,每扇窗户外都装上了钢制的防盗网。
“呵呵,这里是我用来闭关写作的秘密基地。”赵连蒲满脸堆笑地说道。
林云儿再次发出惊叹:“呀,是别墅啊!”
铁男瞪大眼睛,仿佛走进大观园里的刘姥姥一般,望着崭新的别墅不敢吭声。
倒是小男孩丸子,好奇地询问:“赵老师,为什么您的别墅是半圆型的呢?”
赵连蒲笑了笑,说:“这深山里,大多都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灰岩,修房子打地基很不牢靠。而修别墅的时候,建筑师实地勘测,发现此处地下深深处,只有一块半圆型的花岗石适合打地基,所以别墅就被修成了半圆形。这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这别墅是您自己的吗?”粉笔开口问道。
越连蒲点了点头,说:“是啊,是我自己的。”
“呵,写书看来真的很赚钱啊,就算我接受了治疗,真能成为画家,估计也不能像赵先生这样会赚钱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