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小密码。”
曹道接着看下去:“什么一二三四五的...”
阿不看他不了解密码,就给他解释说:“看密码首先要找到什么是相同的什么是不同的,就这个密码来看,”他指着纸对曹道说,“这六句代表什么呢?有什么相同点根不同点呢?”
“相同点就是你说的数字,这是在告诉我们小密码跟数字有关。”阿不接着说,“只要找到了数字就可以揭开大密码,找到了共同点再找不同的地方,在这六句中有一句是与其他五句不同的。”
曹道看了半天没看出来。
阿不笑了,“看来你的历史学的并不好。第四句不同。其余五句全是出自三国故事,三国鼎立就不说了,五月渡泸六出祁山都是诸葛亮的事迹,前者见于出师表,后者则是三国演义经常说的。一般人对‘一王死节,二士争功’不理解,其实也出自三国演义,我记得有一回是专门用这个做题目的,一王是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在城破以后自杀殉节,二士指的是邓艾跟钟会,他们统军进攻蜀国,互相争功。只有第四句是说的红军的。”“对阿,这句我听过..四渡赤水..毛主席的...”曹道知道有这么回事。
“所以关键在第四句,就是数字四。其实按照毕夕来看,他一般不会就这么简单的收手,他最喜欢的就是再加上一个对偶句,看一下,只有第六句可以跟四渡赤水对应。”
“四渡赤水,六出祁山。嗯,很工整..”曹道说道。
“其实我也不肯定的,要试验才知道。我们来看大密码,表面上是说的张辽岳飞慈禧纣王张飞陈胜南宋徽钦二宗跟刘邦的事迹,但是这首诗写的平仄大乱,而且没有水准,所以可以说专门为密码存在,我们把四带入诗来看,前几种密码的情况都可以否定,四指的就只能是第四句或者第四个字,现在看起来是每一句的第四个字的可能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