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149章完结

第149章完结

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人们发明了离合器,使内燃机曲轴与车轮可以方 便地脱开;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人们又发明了减速器,有效地控制了车速。^8′1~k!s.w?.^c!o?m¢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汽车的发展已日趋完善,前述那些缺点几乎都 被克服了。那种简陋、笨拙、粗糙的样子一扫而光、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 外型匀称、油漆闪亮、装载便利、乘坐舒适、牢固结实、安全高速的优良交 通工具了。

此外,汽车的各个部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动力装置有汽油机、柴油 机两种;底盘部分有适于较高车速、较大载重量的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制 动装置、行驶装置,以及较完备的电器设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汽车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人们根据战争的更 高要求,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使汽车这一重要的运输工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机械之母——机床的发明

(1774年)

机床作为一种工作母机,是制造机械的机械。·白\马^书.院· ?毋?错^内^容.它的发明对整个社会生产 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产业革命而言,如果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一个重要前 提的话,那么机床的发明则是产业革命的重要基础。

在机床的发明史上,有着诸多的杰出人物。

1774年,维金森发明了镗床,镗床相当于木工的刨子,主要用于材料的 抛光。当时由于蒸汽机的出现,汽缸和活塞的加工要求很高,而镗床的出现 满足了这一需要。维金森发明的镗床是用水车使汽缸材料旋转,让刀具从材 料的纵的方向上前进,对汽缸内部进行切削。用这种镗床加工直径72英寸的 汽缸,误差只有一枚硬币那么厚,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精度了。

1794年出现的滑动刀架,是莫兹利的一项重要发明。滑动刀架是现代机 床的重要部件。它能够沿转动工件水平地移动固定在屋架上的刀具。1800 年,莫兹利又发明了能够车螺纹的车床,成为产业革命中重要的机械之一。

到19世纪初,另一种重要的机床——铣床出现了。¢狐_恋\雯+茓^ ~哽~鑫-醉^全\它先是由瑞士机械师 波德梅尔于1839年发明,后来又为美国工程师布朗所改进。铣床上安有一个 转动的刀具,在工件通过时对工件进行切削。布朗发明的铣床称为“万能” 铣床。它能使用任何的刀具:有的像圆锯,有的能够在工件上开方槽或圆槽, 有的能铣平表面。这种“万能”铣床于1867年拿到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时,获 得了极大的成功。

打孔机出现于1765年。那时,英国早期的伟大建筑工程师斯米顿设计了 一种筒形打孔机,它是用水轮作动力的。由于钻孔工具的末端是在圆筒内的 小轮子上不断移动的,钻孔工具不很快,钻的孔也不平。1775年,另一位英 国工程师约翰·威尔金森,用一种有效的工具支架改进了钻孔机,其办法是 让钻孔杆通过圆筒,牢牢地安在两个支座上。

19世纪,英国、欧洲大陆和美国由于工业发展,各大公司成立了研究小 组,集体研究成果逐渐取代了个人发明。因此,有些机床和技术已很难说清 是什么时候、到底是谁创造发明的。

天花病的克星——牛痘疫苗

(1776年)

两百多年前,天花作为一种传染病,曾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在欧洲, 当时由于天花蔓延,人口大量死亡,就连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奥地利皇帝约 瑟、法国国王路易十五以及俄国皇帝彼得二世等知名人物都没能幸免。如何 找到防治天花的办法,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

早在16世纪以前,中国就有“一度得过天花的人就永不得同样病症”的 认识。因此,有在幼年时故意使人得天花的做法。这就是,有意识地把天花 的脓汁放在孩子的鼻子里去,使他感染天花,从而不再生这种病。这种做法 俗称“种花”。这种预防接种的方法18世纪经波斯、土耳其,传到了英国。 可是这种方法是很危险的,不少人因此而丧生。

1766年,英国人琴纳跟随一个医师学医时,收治了不少天花病人。一天, 一位农场挤牛奶的女工前来看病,听到医生们在议论寻找防治天花的办法, 就接上来说:“前些日子天花作乱,但我们农场挤奶女工却没一个得病。有 人说,这是我们常接触奶牛,手上常长牛痘,才免去了灾祸。”琴纳听了若 有所悟,但另一位医生却说:“这跟防治天花有什么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