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204章完结

第204章完结

“月食。-精′武/晓`说-徃* ¢追`罪-薪!蟑,洁·”

从这以后,祖冲之对有关天文的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他一边看着 书,一边转动着木球琢磨着。

有一天,他听说有个叫何承天的官员,研究天文很有成就,就缠着祖父 去拜访他。何承天见他对天文这么感兴趣,便说:“孩子,研究天文,很辛 苦,既不能升官,也不能发财,何苦呢?”祖冲之回答说:“我不想升官发 财,只想弄清天地的秘密。”

何承天见他有志气,便带他到了后院。见到一个由砖砌成的圆池,中间 立着一根木杆。祖冲之便问:“这是干什么用的?”何爷爷告诉他:“这叫 土圭,用来测量太阳的位置。”小冲之迷惑不解的问:“木杆这样短,太阳 那么高,怎么量呀?”

何爷爷笑笑说:“不是用木杆量,而是根据杆影的方向和长度来量。早 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杆影朝西,很长。慢慢地杆影移向西北,越来越短。 到正午,太阳升得最高,杆影最短。下午杆影又渐渐变长,转向东方,那就 是夕阳西下了。/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

祖冲之见地上有一条用砖石砌成的长长的线,便问:“这条线管什么 用?”何爷爷告诉他:“这是正北线。正午时,杆影落到线上,我就能看出 杆影的长度,每天都不一样。”祖冲之又问:“何爷爷,‘夏至’太阳在天 空最高,杆影最短; ‘冬至’太阳在天空最低,杆影最长,您说对吗?”何 承天听了,赞许地连连点头,说:“对、对、对!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 子。”

就这样,何承天把祖冲之引入了研究历法的大门。

创 新

祖冲之生活的年代是公元5世纪。当时已经有相当先进的历法。古人依 照月亮变化运行的规律,把第一次见到月圆到第二次见到月圆之间的时间, 规定为一个月。这个月大约是二十九天多一点。一年十二个月,这就是我们 中国人采用的阴历。同时,人们经观测,掌握了四季变化与太阳的关系,并 将这变化的一个周期定为一年,这就是人们常用的阳历。阴阳历相比较,阳 历一年的天数比阴历长11天多。/嗖?艘-小/税¢蛧/ ·追?蕞_歆`璋*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这两种运算天数的历 法统一起来,古人用“19年7闰”的办法,也就是说19年中规定了7个闰 年。12个月为一年的称为“平年”,13个月为一年的称为“闰年”。这就是

“闰月法”。

祖冲之经过认真地观测、精密地推算,发现古人的这种办法并不很精确, 这里面还有着1/28429的差距。因此,他把19年7闰改为391年中有144 个闰年。这就大大缩小了两种历法天数之间的差距。

公元462年,祖冲之经过多年的查阅、比较和研究古代天文历法方面的 资料,进行了多次的科学实验,终于制成了《大明历》。这一年他才33岁。

在制《大明历》时,他首先将“岁差”应用到历法中。他进行了“交点 月”方面的研究,为准确地推算出日食、月食的发生时间提供了条件。这是 他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又一个创举。

不畏权贵

当祖冲之将他多年的心血——《大明历》公布于世时,却遭到了戴法兴 等权臣们的责难。为此,他向皇帝上了一本奏章。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 章,详细阐述了他研究历法的经过,驳斥了戴法兴等人的言论。

他在文章中说:我这个人愚笨迟钝,但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天文、历 算方面。我翻阅了古今文献。对于唐尧、夏禹、周代、汉代的历法,都进行 了仔细地研究;我用尽了各种运算方法,分辨了各种数据,如《九章》中, 对球体的运算就存在错误,但汉代的科学家张衡没有发现它,还是依照旧说; 汉代的铜斛上刻着铭文,那是刘歆弄的,数据完全错了,这些都是历算家们 的大缺点。《乾象历》和《景初历》的朔望月周期,在观测上虽然准确,但 在运算上存在很多错误;到了东汉的郑玄,三国的阚泽、虞翻、刘徽,他们 虽然精通多种学科,但在历法计算上也出现了疏忽和差错。我抽出一些空暇 时间,一一校正了他们的谬误。

我自信证据确凿,计算也较精密,这就是我敢于相信自己的结论是对的, 而不凭空盲信古人的原因。

他还说:我研究了当代天文学家何承天创制的《元嘉历》,那上面规定 的冬至和夏至,都比实际的天象早;闰月也提前了一个月;金、木、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