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225章完结

第225章完结

仅一年时间,他就跨越别人需要 3~5年的时间,成为赴美留学生。\小`说^宅_ !吾~错′内.容?从 1913年起到1921年止,他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柏拉图学院、哥伦比 亚大学学习、深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他与化学工 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永利碱厂总工程师

侯德榜学成之后正想回国效力,便受到了爱国实业家范旭东的聘请。

范旭东何许人也?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化工实业家之一,湖南人。 他1914年开始兴办“久大盐业公司”,是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1919 年,鉴于中国尚无自己的制碱工业,他便着手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

纯碱,即碳酸钠 (NaCO),是化工基本产品之一。它是食品发泡发酵

2 3 以及诸如玻璃制造、纺织、造纸、染料、有机合成等许多工业的基本原料。 制碱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_x¢i\a·o_s/h_u/o?g*u.a′i`.!n~e`t\

然而中国过去却没有自己的制碱工业。只有用“硝土”熬盐、熬碱的土 法制碱。当时占领中国市场的主要是英国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交 通不便,导致碱价飞涨。

范旭东想办碱厂与侯德榜不谋而合,因此侯德榜马上接受聘请,匆匆回 国,就任了永利碱厂总工程师。从此,两人亲密合作20余年,为中国化工的 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侯德榜一到碱厂,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从整个工艺流程设计,到土 建施工,到设备安装,他都事必躬亲,严格把关。他成天穿着工作服,在工 地上解决着一个个技术难题。

转眼间来到了1924年。工厂已全部建成,只等试运行了。工艺设计是否 合理?设备安装是否正确?最权威的判定,就是能不能出碱!

整个流水线,分化盐、烧灰、吸氨、碳化、烤碱、蒸氨、动力7个部分, 安装好的设备,静静等着他的号令。!1+3¨y?u?e*d*u_.`c+o¢m!这时的侯德榜,心情十分激动。因为他 现在使用的基本原理,是“氨碱法”。此法是比利时化学工程师苏尔维所创, 故也叫“苏尔维法”。

这种制碱法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但是为了维护自身集团的高额利 润,苏尔维的技术一直严密封锁。侯德榜与苏尔维的原理虽同,但整个工艺 却是自己潜心研究的成果。能否打破苏尔维的技术垄断,就在此一举!

侯德榜深知,试运行不会一帆风顺。果然开机不久,30多米高的蒸氨塔 发出巨大响声,并开始摇晃起来。侯德榜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着手处理,直 到半夜,才排除故障。不想,干燥锅又出了问题,湿热的碱在里面结成“大 锅巴”,怎么也下不来。

侯德榜不灰心,仔细观察研究,听取一线工人的意见。凭着深厚的功底, 迅速找到了原因和解决办法。就这样问题不断出,又不断解决,有的调整, 有的重新设计,有的改建,渐渐地,整个设备运转趋于正常了! 1924年8 月13日,碱终于出来了!但人们一看,心又凉了半截!原来碱是暗红色的。 问题又摆到侯德榜面前。经化验,碱的成份已很正常,就是渗进了一些氧化 铁。“氧化铁!这是怎么回事?”侯德榜把原料及设备的每道工序都仔细想 了一遍,又在脑子里与外国化工厂的情况一一作了对比。

在错综复杂的因素中,他一下抓住了问题的实质:氧化铁是设备、管道 被腐蚀后脱落渗入的。但如何防腐?他想到国外用的是炼焦厂的粗氨液做原 料,这其中含有硫化铵,硫化铵与铁接触会在铁表面形成硫化铁保护层,而 我们使用的氨液中无硫……对,在原料中加点硫化钠!他果断做出了决定。

雪白的纯碱终于生产出来了!苏尔维的技术垄断,由中国人打破了!1926 年6月,中国人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 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

再建酸厂

一个国家的化学工业,只有碱厂而无酸厂,就好比是少了一条腿。酸同 样是化学工业的基本产品,是诸多其他工业的基本原料。这一点,范旭东与 侯德榜又都想到了一块。于是他们又开始筹建酸厂,而侯德榜无疑是整个工 程技术的总负责人。

这时的形势,已不是几年前建碱厂的情况了。侯德榜碰到的,已不是技 术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