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阿伦尼乌斯的兴趣却已转向毒物学问题。?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他很早就曾接触过这些 问题,尽管了解得很肤浅,其中包括同他的朋友生理学教授琼斯·约翰逊就 这个问题所进行的多次有趣的交谈。阿伦尼乌斯对毒物的性质、毒物对机体 的作用,以及发现和消除毒物的方法进行研究。
曾在哥本哈根毒物研究所工作过的托尔瓦德·马德逊到他这儿来见习以 后,更引起了他的兴趣。马德逊到斯德哥尔摩来是为了进行一系列溶液方面 的实验和了解准确的测量方法。他向阿伦尼乌斯讲述了保尔·艾尔利希关于 毒素和抗毒素的理论。艾尔利希是德国优秀医师、细菌学家、病理解剖学家、 内科医师、生物学家和生物化学家,自1899年起即在莱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实 验内科研究所工作(1903年起任所长),研究过血液结构和功能,由于在免 疫性方面的研究工作,1908年(与伊·伊·梅奇尼科夫一起)获得诺贝尔生 理学和医学奖金;提出了用含钾有机化合物治疗螺旋体病的方法,制造了杀 伐散制剂 (即“606”,1907年),研究过恶性肿瘤。.k!a~n`s\h`u+g,u?a?n′._c!o?m¨
对艾尔利希的毒物理论,阿伦尼乌斯持怀疑态度,决定进行一系列实验, 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阿伦尼乌斯的部分实验工作是和马德逊在哥本哈根 一同进行的。在这里,在新成立的毒物学研究所开所典礼上,阿伦尼乌斯会 见了艾尔利希。当这位瑞典科学家还不知道他的实验将从何处入手时,艾尔 利希便邀请他到莱因河畔法兰克福自己的实验室中去进行某些实验。
阿伦尼乌斯应邀前往。1903年的大部分时间和1904年年初都呆在那里。 但是,很快就表明,阿伦尼乌斯的看法同艾尔利希的理论是矛盾的。1904年 5月24日,这两位科学家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辩论,能斯特发言支持艾尔利希, 会议气氛十分紧张,辩论毫无结果。
阿伦尼乌斯回到斯德哥尔摩后,就着手搜集和整理毒物学方面的材料, 后来,在《免疫化学教科书》中,他阐述了这些材料。.求¨书^帮\ \庚*歆.最,筷^在琼斯·约翰逊教授 的家中常常谈论这本书,因为教授是阿伦尼乌斯的朋友,更主要的是,教授 和他是志同道合者。
玛雅·约翰逊是在不久前才认识她哥哥的友人的,阿伦尼乌斯立即吸引 了她。玛雅也和琼斯一样,在同这个乐观的、精力充沛和富有魅力的人相对 时,感到轻松而自如。斯万特也毫不隐讳他对这位姑娘的明显好感。不久, 阿伦尼乌斯和玛雅·约翰逊决定把他们的命运连结在一起。
1905年3月末订了婚,婚礼定于秋季举行。夏季将发生日蚀,只有在西 班牙才能进行充分的观察。阿伦尼乌斯不能放过这一特殊的时机,斯万特很 早就对日蚀感兴趣,而且就此发表过许多学术论文。他希望能在日蚀时观察 日冕。四年前,当他第一次到美国旅行时,曾在里克天文台研究过日冕。进 行的计算取得了意外的结果:日冕的总量不超过50000吨。
“这大约是一艘横渡大西洋的大轮船的重量!”阿伦尼乌斯惊奇地说道。
鉴于日冕的幅度很宽,这位科学家推断它顶多也不过是由带强电荷的气 体所组成。阿伦尼乌斯想在这次日蚀中验证一下自己的假说,值得一提的是, 阿伦尼乌斯在天体演化理论方面着重研究了光压、黄道光、日冕、北极光。 尽管这一切看法都已过时,但是,阿伦尼乌斯关于由氢原子合成氦原子是太 阳和星球能量无尽源泉的预言却完全得到了证实。
阿伦尼乌斯想在这次日蚀中验证一下自己的假说。阿伦尼乌斯随同著名 的天文学家康贝尔领导的考察队出发了。幸运的是,阿拉负地区万里无云, 顺利地进行了计划中的一切考察,取得了可靠的观察材料。
秋天,阿伦尼乌斯和玛雅·约翰逊办了喜事,这对新婚夫妇住在贝格斯 汉坦街18号一套有三个房间的寓所里。这座建筑物的底层是不久前才创办的 诺贝尔研究所,阿伦尼乌斯被任命为研究所的领导。
现在,他可以更多地研究科学问题了,尽管他又担负了新任务:需要为 创建研究所新楼制定计划,还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参加诺贝尔奖金委员会的会 议。
诺贝尔研究所新楼是1908年在极短的时间内修建起来的。它坐落在科学 院和林学院之间风景优美的山丘上。这个外型朴素的建筑物为开展科学研究 提供了极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