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书院

繁体版 简体版
白马书院 >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 > 第372章完结

第372章完结

“单凭实践这一方面,终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小/税_C*M¢S/ ·追+罪~新!彰-踕_”

“这个我不懂,爸爸,不过目前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然而您可知道, 无机化学就完全是另一码事。柳道夫教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都可以在实 验室里进行验证,用实验去证明他讲授的理论。而光谱分析,则是我从伏格 尔教授的讲课中学到的一种方法,那才真是一个既准确又别致的方法呢!”

他们两人都沉默下来,谁也不再说话。可是每个人都各有心思。爸爸不 能理解儿子的心情,而儿子的脑子思考的却是遥远的未来。

“暑假我还要回到冶金工厂去,想具体深入地了解一下高炉的工作情 况。”

“我试着帮你联系一下克鲁普的冶金厂,因为他离科隆不远。”

在克鲁普工厂实地了解了几个礼拜之后,再次说明,在学校的课堂上和 实验室里所讲授的内容,与各种宏大的工业设备之间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差 别。譬如,拿炼铁来说吧,在学校的实验室里,那是非常简单的实验。^衫.疤/墈^书^旺, ¢蕪*错~内_容^可是, 到了工厂,情况就大不相同:这里是成百上千吨的矿石、整车厢整车厢的焦 炭,堆积如山的沙子和石灰石、巨大的高炉。

工业,这并不意味着把科学技术成果在实际中简单地再现。工业是一个 最复杂的机构,它需要技术精湛的专家,需要天生就有创造性智慧的人们参 加进来。说不定,有朝一日他自己也会成长为这样一位专家。

三、落户巴登公司

卡尔回到萨尔廷堡之后加倍努力学习。随着他对于冶金学和金属学中各 种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他也就越加感到失望。理论和实际简直相差十万八 千里!

“学习冶金学没什么好处,还不如攻读一下化学更好些。”

在工业专科学校里,化学专业的教学力量一般是比较薄弱的,只有在大 学里,才能受到正规的良好的培养。1896年秋天,卡尔转到莱比锡一所大学 的化学实验室里从事研究工作。他的导师是约翰内斯·维斯利岑努斯教授。.求~书·帮? \更·芯?嶵¨全\ 这位新来的大学生很快就引起了教授的重视,因为他热爱劳动,具有较丰富 的知识和一双特别灵巧的手。教授表示愿意给卡尔拟定一篇博士论文的题 目。

波施先开始研究的一种物质是:丙酮二羧酸二乙酯与溴代苯乙酮缩合的 产物。维斯利岑努斯推测这个化合物的分子是个7元环的结构。通过研究, 卡尔确定这个缩合产物的分子是个带侧链的6元环。青年研究家的这项发现 不仅表明他具有进行复杂实验的本领,而且不受先入为主的种种说法的影 响,具有完全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的毕业考试刚一结束,维斯利岑努斯就推荐卡尔·波施留校,做 他手下的一名助教。科学研究工作——这是每个青年研究工作者的梦想。

但是,富于热情和激昂性格的卡尔并不喜欢大学实验室里那种安谧、宁 静的气氛。他喜欢实践活动——工业生产。因为工业生产同样需要创造性人 材。

维斯利岑努斯建议波施到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去工作。这是德国一家历史 悠久的化工企业,同时也是全德国规模最大的。这家公司之所以享有特殊的 声誉,主要是因为它把阿道夫·拜耳提出的人工合成靛蓝的方法实现了工业 化生产。像巴登公司这种大型企业任何时候都需要专家来厂工作,所以,卡 尔·波施就被工厂录用了。1899年秋天,他开始在巴登苯胺纯碱公司设在路 易港的厂部中心化学实验室里搞研究工作。

公司交给他第一项研究任务是提供一种合成染料的重要中间体,结果他 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此,靛蓝合成车间的主任鲁道夫·克尼契博士便把他 调到自己的身边——邻苯二甲酸酐生产车间。

波施在这里首次接触到了工业化学。

人工合成靛蓝需要的全部原料都是在工厂里生产出来的。合成邻苯二甲 酸酐所需要的硫酸在这里是利用克尼契博士发明的新方法,即接触法生产 的。在接触室里,二氧化硫在铂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硫酸酐。萘氧化 成邻苯二甲酸酐的过程也是利用金属汞作催化剂才得以实现的。这种氧化方 法是由奥汉查培尔博士提出的。

克尼契博士——这位在公司里被大家称为“红似火的首脑”的人确是一 位名副其实的化工天才。他毕业于萨尔廷堡工学院,对金属工艺学和化学的 钻研尤为深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